昨天晚上的观影会,书友说自己对于时间上有些困惑,觉得通过时间象限来区分,或许对于自己的情况有所缓解。
导读人尤椔小姐姐反问,“你觉得真的有效吗?”
其实我也想这么问,因为我用过,我用得无效。
尤椔小姐姐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实在是太喜欢她说的这些了。她说生活更多的是参与,最好的时刻就是当下。
当你去计划你要去干嘛干嘛的时候,尤其是你花了很多时间在未来的焦虑上时,你已经没有处于正念了。
你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太多计划,去做去参与就好了,不在乎时间是多久。
我也有类似的体会,过多的设计和计划,并不会促使我们真正完成,反而错过了很多好的体验。
而从计划转变成参与心态,生活就会变得轻松很多。重在参与嘛,时间充裕就多参与,时间不冲突就少参与,每时每刻都真正融入进去,得到的反而是最多的。
如果是完成清单或者完成工作的心态,可能我们的人参与了,可是心却还在飘荡。这也不是参与,这只是参加了。
就像昨天晚上的电影,有的人来得早,有的人来得晚,但不管看到了多少,只要用心投入了,都会有所收获。可要是纠结于前面的没看到,后面的也会受到影响。
生活里“参与感”这个词可以用到的地方太多了,以后多了一句话觉察自己的状态,“我此刻是专注参与,还是只是参加呢?”
太喜欢我们的观影会,一部电影引发无数思考,一群人碰撞无数心得。正如书友所说,生活需要一点感性滋养,陪伴大家在电影里温暖自己。
(感谢导读人尤椔小姐姐昨晚分享的生活感悟,还有为观影会付出挑选好影片的嘉嘉,特地赶来一起讨论的可爱书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