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陪朋友去成都博物馆看了法国现当代艺术画展,其中最吸引人的便是印象代表人物莫奈的真迹--睡莲。
莫奈一生画了200多幅睡莲,而圆形睡莲只画了四幅,展出的便是其中一幅。听朋友说,此画展价值4亿,其中最有价值的便是睡莲。
凑近仔细看了看,睡莲的形态模糊,绿色蓝色青色淡黄色的色彩揉合在一起。听了语音讲解,说莫奈为代表的印象派,因历史环境的影响(相机的发明,导致以记录对象的绘画目的和方式渐衰),更注重眼中的光和色,而不是事物具体形态。再者,随着当时日本和欧洲商业贸易,日本的东方绘画特色也影响了西方的画家,即没有焦点透视。简单来说,整个画面都在同一个平面,仿佛漫无边际。
对于绘画,我曾经粗浅学过一点。努力去欣赏睡莲时,只觉得整个画面很美,但具体美在什么地方,就道不出了。
围观此画的人有很多,但从小声的嘀咕中听出来的更多的也是对此画的不理解。
我在想,这睡莲为何价值那么高?主要是是因为出自莫奈之手的原因吗?还是因为画作的美妙绝伦?亦或是因此为印象派早期的开山之作?更或是物以稀为贵的炒作?
只见,睡莲在光与色的交汇中静静等待着识珠者,绽放自己更美的光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