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们的脑袋瓜里藏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儿童好奇心极大,头脑里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甚至还稀奇古怪,这些问题都是思想“贫瘠”的成人们难以想到的,有些问题的高度是那些自以为是的大人们难以企及的。
今天儿子学成语“引狼入室”,就产生了一个我觉得再正常不过的,无需提问的问题:“妈妈,为什么是先死爹,后死娘呢?娘先死不行吗?”
哦哦哦,这个问题好意外!朋友们,听到这个问题你会怎样回答呢?
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成语内容附录如下:
引狼入室
小山羊,太荒唐。
引狼入室捉迷藏,
先死爹,后死娘,
最后自己也把命丧。
小小山羊心思单纯,看谁都是和自己一样善良,和谁都愿意做好朋友。引狼入室后为什么爹先死呢?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从传统和现实的角度看,爹是力量的象征,是家里的顶梁柱,是家庭的保护神,危险来临时,爹会第一时间冲上去,期望消灭危险,保护妻儿。在与狼的搏斗中,爹因不敌英勇就义,之后娘奋力抵抗,终是弱不敌强,随后也被害死。
这样的解释完全能满足孩子的期待,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想到这里,但作为语文老师,只解释到这里还不够。
那么语文老师应该还要做出怎样的解释呢?
我们要关注儿歌的特点了,大家来看一看“唐”“藏”“娘”“丧”这几个字,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含有韵母“ang”,换句话说,这几个字是押韵的。从这个角度讲也必须让爹先死,娘再死。
娃娃们都喜欢学习儿歌和童话,这符合孩子们的成长和认知特点,因为儿歌朗朗上口又充满想象力,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一年级的孩子们学习重点就是儿歌和童话,尤其是儿歌。他们除了多读,多接触儿歌还应该了解一些儿歌的特点。
除了这些内容之外,我们还应该补充一点:生活中,那些坏人往往会伪装自己,用甜言蜜语迷惑我们。遇到这样的人我们要多长几个心眼,不要轻易相信他们,尤其是尽说好听话的陌生人。
到此,作为语文老师才完成了带着语文味的圆满回答!
6.16(周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