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和爱过的人。“确切来说,我是不理解这句话的。但转念一想”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及”爱你就像爱生命“或许说的也是这些道理吧。所以在这个冷的瑟瑟发抖的深秋抱着电脑自言自语一般的来聊聊六月至今读过的书,去过的地方和爱过的人吧。
一,小说类
《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
对于张爱玲的最初的了解全部来自于十几岁时读过她的一本传记以及八九岁时和妈妈一起追《半生缘》,记忆深处的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孤傲,不幸。她说:”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现在想来这句话形容她似有几分恰当。她也说过:”出名要趁早。“七八年前没有感觉的一句话如今在这个间歇性踌躇满志的二十岁再想起来不禁感叹几分。当年还不太能看懂《半生缘》,但关于它全是悲惨的记忆。(传说中童年的阴影?)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诸多作品中广为流传的一部中篇小说。围绕主人公振保,娇蕊和振保的妻子展开的一段情节并不复杂却耐人寻味的故事。细腻的描述将普通人隐秘的心理与情节展示的淋漓尽致。书中”也许每一个男人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粘的一粒米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这句话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读了书之后发现了更加有趣的一句”男人憧憬一个女人的身体的时候,就关心到她的灵魂,自己骗自己说是爱上了她的灵魂。唯有占领了她的身体之后,他才能够忘记她的灵魂。也许这是唯一的解脱方法。“论起刻薄,我只赞赏张爱玲。
《一地鸡毛》《塔普》《单位》《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
《一地鸡毛》是我读的刘震云的第一本书,从这本书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接着读了《塔铺》《单位》《我不是潘金莲》。可以很肯定的说刘震云老师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一地鸡毛》和《塔铺》以及《单位》的描写都说非常生动,很快就能将你带入到那个年代那个时期,幽默风趣,一针见血,而在结尾处或给你启示或有一股暖流流过心间。
在豆瓣上看一个短评是这样写的:”二十岁读了《一地鸡毛》感觉很绝望“。我在读完《一地鸡毛》之后也曾这样写道:生活是什么?是一地鸡毛。对于这个回答我是极其害怕,害怕几年之后自己也屈服于生活也在一地鸡毛中麻木。所以我开始相信 这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愿疲惫的生活中也有个英雄的梦想。
《沉沦》《春风沉醉的夜晚》郁达夫
高中语文课本上有篇郁达夫的文章《故都的秋》,还是很喜欢那种丧丧的感觉的。颓废,病态的感觉一直蔓延在《沉沦》里面。其实说实话我并没有读懂沉沦,没有留学的经历,没有苦闷彷徨的感觉。也许等我经历些什么之后再想起书中作者的种种才会不慌不忙的说感同身受吧。
不知从何时开始就知道郁达夫有这部作品——《春风沉醉的夜晚》,并不了解讲了什么只是觉得这个书名好美。这个词语真是美妙极了。读了之后,有种和沉沦,和故都的秋不一样的感觉,但也很清楚的感觉到这感觉还是来自于那两篇。最喜欢结尾时那段描写: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郁达夫的书很苦涩也很颓废,但读过之后并没有丧丧的,好像有一点两点的星一样在你心中闪烁。
《边城》沈从文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里面节选过边城中的一章,那时候还是高一吧,听着语文老师讲沈从文,讲自己去凤凰两次旅游的经历,觉得时光慢慢又满满,对边城充满了向往,对《边城》也是。后来呀,读了大学,有了足够的课余时间,可真正读完这本向往已久的书后是失望的,也许是期望的太高吧。但这并不是说这本书不好,还是一本不错的小说,作者对于人物特别是翠翠的心理把握的特别好,那种感觉再多一笔显得啰嗦,再少一笔显得不足。结局的那句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记忆深刻。希望有一天可以去看看那个边城,希望它还是淳朴的样子。
《呼兰河传》萧红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讲民国特立独行的女子们。她们当中印象最深的就是萧红。于是就买了这本《呼兰河传》,用两个秋天读完了它。在很寂寥和萧瑟的十月读这本书心情是很难受的,这是夏天读不出来的感觉。几乎是白描的手法,不带一点色彩,用小孩子的视角冷冷的在向你讲述呼兰河这座城里曾经的种种。痛彻心扉。读萧红的书,总让我想到鲁迅,想到鲁迅笔下一个个鲜明的人物。仿佛读懂了鲁迅一样,又仿佛是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人的悲哀。
二,童话类
《小王子》
这是一本写给大人读的童话。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这也是一本我会再读的书。故事很短,情节也很简单。共鸣的地方有很多,忧伤的感觉有一些。不知不觉我们好像成为了大人,可我们又还是一个孩子。我们会有很多困惑,维诺,而小王子可以告诉你关于这些的答案。当然,也许你可能不懂,但至少有一天你会明白小王子一天看四十四次日落是多么的难过,会明白玫瑰可笑的伎俩。
三,散文随笔类
《今天也要用心生活》松浦弥太郎
之前被安利了好多松浦弥太郎的书,这是我读的第一本他的书,读完只想说:果然是日本鸡汤之父!!!但鸡汤也不是不可以喝,偶尔呢还是需要这些的。这本书很好的地方在于鸡汤清淡不浓烈所以不会治病,偶尔也会发现那么一两句很有意思的话。可是这本书真的很冗长,但是读书这件事情是件很私人的事情,没准他很对你胃口呢?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张佳嘉
这是一本精神鸦片类书籍,这是一个很中性的评价,首先它很矫情,对是真的很矫情,但不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矫情,而是“如果有你在连沉默都聊得来”的矫情。但矫情,也是一个中性的评价。谁还没有矫情过一样。然后它很神奇,最初读一些篇目的时候内心满满都是:这个道理是什么呀。而后在某个似乎想明白了些什么的夜晚会惊讶的发现:这不就是张++说的什么什么吗?!也许读书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你经历过的在书中会找到共鸣,书中讲述的你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印证。最后这本书中讲的一些道理都很认同,比如说:没有伟大的爱情,只有最好的爱情。唯一就等于没有。但我理性的大脑告诉我说 应该还有更完全更深刻的阐述。
以上就是这五个月读过的书,有时候我会在想这些书带给了你什么?我想读书最大的改变是看问题的方式吧。而观念的形成或者说改变也不是几个月几本书就可以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至少就这几个月而言,它带给过暖流,给过你信念。体会过万千情绪和冷暖。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读书带给你的爱,岁月是抹去不了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