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恐者的世界里,过的是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不同的是,在社恐者生活的边缘,似乎有一个跳不出去的圈子。正是这个圈子,它圈住了眼界,圈住了认知。
一、社恐者与自己的和解
“我仅仅认可顶级的作品。”当在遇到对外界事物的优劣判断时,我曾这样想过。
可是,现实世界告诉我,事物并没有像绝对的金科玉律一样完美,但还是有值得认可、尊敬的地方。
“至少在你认为的绝对美好之外,还有值得去学习的新的东西(无论它是好、是坏)。”
这或许就是破圈吧:打破自我固有认知,并愿意接纳新的事物。
于是,我开始相信,引路人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后来者应该看看引路人所呈现出的世界模样,然后承前启后的继往前进。
就像勇于打破旧有观念一样,要乐意去接纳新的事物。从自我而言,主动进行认知学习,为的是自我的热爱,不完全是社会环境中的名利。
我去尝试一些新事物,不仅仅是为了讨好世界,更多是为了自己。与自我和解,与世界和解,或许并没有那么困难。
打开心扉,触及真实的想法,客观的看待世界,而不是先代入情绪。
如果总是怀有悲观的心情,那么只会看到事情不利的一面。虽然世界不会皆是美好,但总会有乐观的眷顾。
二、社恐者向内自我追求
内向而热爱独处的人,或许更喜欢记录有用的书籍,收藏喜欢的歌曲、电影,整理有用的工具和优质的网站、资源,更多的内在充实和学习。
总有灵感(胡思乱想)填充这些荒诞的闲暇时光。于是产生诸多设限:搭建好知识框架,不断地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这或许更能够帮助成长。
相信“文字的力量”,羡慕“演讲的魔力”,过着“社恐的生活”。热爱文字,并去尝试;欣赏演讲,但怀有畏惧;热爱生活,却难以破圈。
三、社恐者向外无过多奢求
被侵蚀价值观也好,过得完全独立也罢,社恐者往往对外界也些许麻木。
“我认为,不必站在高处去教导别人、鄙视别人。谁又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何必要分高低呢。”时常为了逃离社恐,去突破自我,最后又发现,其实也不必改变什么。
对外,并没有太多奢求。就像与自己和解一样,并没有去咬定一个宏大的目标。仅仅开始定一个坚持下去的期限,不用余生,一年、一个月的时段,认为改变需要循序渐进。
不会惧怕相形见绌的对比,因为终究会在与自我的对抗中,与世界和解。
和往常一样的生活,也可有不同的应对态度。可以站在圈内,可以试着打破界限,重要的是自己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与自我对抗,不是为了谁输谁赢,而是为了找寻更好的相处方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