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大家,每天上好课才是上班,是教师最为实实在在的上班。
其实,前面已经说过,学科育人为先才会有“亲其师信其道”。爱心当然是为人师表之所前提,可是,同理职责所在老师们得拿得出智慧能够提升自己的教学成绩,方才是实打实的“上好班、好好上班”。重复一下那句话,爱与智慧才是教育的真谛。
首先说教学目标上课有大作用。一谈教学目标,很多的人包括教师都一般性的认为“并不重要”,大错而特错。先不说其它,我们都曾经是学生,我们都喜欢慈严并济的好老师。若是只是上课授课本领言之有知识也还凑付,最好是多多教导引导我们做人做事“育人为先”为最佳。所以,我们众所周知“亲其师信其道”是有先后顺序的。外加我自己是政治老师、思想与品德、道德与法治,我们所有备课教学目标都是单列在教案的第一部分第一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而且,除了具体单列,而且要与学生们一起单独介绍、详细解读一番,最好放到最后真的能够实现知情意行提升“要么激发兴趣一点点,要么增加自信一点点,要么感受思想教育一点点……”然后才是知识与能力目标和过程与方法目标,最好都做解读师生一起认识一番这些目标们。
其次,内容师生上课相互研讨,实实在在变复杂为简单很重要。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把基础知识看得透,重点难点琢磨透,内容突破思维够。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所有的形式都是为了教学目标和内容,为了成功导演教师不惜做警察小偷、书生秀才,或者是小丑杂技人。其实,孩子们都会明白,我们让他们懂得了知识学到了方法,那个身份都是给你的老师身份的加分项,钦佩加佩服慢慢会五体投地。二是,无论课型是如何讲授过后师生当然要练习。要不然怎么会说“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越是中学低年级,越是小学生,越是容易眼高手低——问他们说都会,做起来不会,看着像是会其实真不会。怎么办?一个字“习”,两个字“练习”,多多练习就是了。只不过练习也要变复杂为简单,很多时候是做题,有的时候要多多设计情景和情境,最大可能与衣食住行游购娱和柴米油盐酱醋茶“联系”——与生活、实际、问题、疑惑“体验”,然后就是听说读写练,去模仿、实操、尝试,一遍遍一次次……直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落实到手上写到纸上,准确无误。
加一句,别忘了随时随地纠错、改错,哪怕是师対生、生对生,一对一、多对一,直到学会了成为自己的成绩变成自己的本领。那种滋味,众所周知,而且是成功感幸福感的源泉。
再次,当务之急我认为讲课误区需要我们上课的当时就要多多关注。老师们已经习惯于说教,而且都已经发现有的人连自己家的孩子都是“说教无用”,可是却还是迈不出改变的步伐。一是“勤娘懒闺女”包办思想仍是主流,该做的一定去做不能做的过界了,不该替代包办的一并也做了,言之凿凿做了才“安心”大错特错;二是讲的太多,成为唠唠叨叨成为孩子、学生们的负担。该讲的一定讲这是本职,可是不需要讲的也还是讲,那就仅仅是我们自己“不放心”。还记得吗,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易错点,不讲学生已会的、自学就会的、讲了他也不会的。
再次提醒大家少讲、精讲,精讲少讲。个人缺点,啰啰嗦嗦,提升教学质量课堂是主阵地,事在人为教师上课效率最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