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的问题是没有灵气。”
“不好玩”。
太幸运,第一次投书香专题专属点评,居然得到了魏治祥老师的点评。
一周多以前,锦瑟在群里面召集勇士投稿专属点评,之前,看过一次群里点评,重点是剖析文章存在的问题,想着自己刚开始写作没多久,一直在纠结自己写的到底算是什么体裁,除了很明确的不是诗歌、小说之外,其他的到底是什么,真的自己都不清楚,天天都是碎碎念。
挑选了一篇最具个人风格的文章《穿越百年的烛光》,投稿至专属点评,没想到居然被收录了。
直到点评前两天,看到本次专属点评收录文章只有2篇,感觉被拉出来点评的可能性很大了,周五晚上的点评结束后,锦瑟在群里面发了周六晚上点评文章,那篇文章榜上有名。
根据要求,点评开始前把文章创作意图发到了群里,魏老师开始点评前,让大家先把关于这篇文章的想法发到群里下,点评完了和他的观点对照,我当时发在群里的想法是,我自己觉得还是中学生议论文风格严重。
魏老师开始了一场大师解剖麻雀式的表演,从文章开头切入画面感,文章节奏把控、讲到“得”、“地”、“的”的使用,甚至包括几个错别字,亲自修改某些片段与原文进行对比分析,点出画蛇添足之笔,直到最后的扣题,讲解精彩纷呈。
印象最深刻的是魏老师认为这篇文章的最大败笔,居然是我自己认为最是真情实感部分,就是通过读人间词话,将一个流连于游戏厅、台球厅和录像厅的青年学生拉回到了课堂,和前面烛光下读书的好学青年反差太大,感觉是刻意这么写,去造反差,是最大败笔。
关于这段,自己专门在群里做了解释,确实是真实事件,为什么给读者就是故意造假的败笔呢?
少了铺垫,魏老师一句话点醒了,写文章是要把来龙去脉给读者介绍清楚,不能够那么突兀,读者不可能知道作者很多生活中的事情。
想来也是,自己想当然认为读者应该能接受这样的写法,却忽略了常理,按道理迷恋游戏娱乐场所的青年,是不大可能夜读文学作品的,不把自己受同桌影响,喜欢文学铺垫出来,会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由于表达手法的问题,直接把结果写出来,反倒将真实的事情写假了。
过程中,群里友友们也进行了讨论,感觉没有主题,神散了等等,全部都命中了文章的要害。
记叙文,议论文,散文混在一起,好像写了很多东西,但是好像又没有写什么。锦瑟的发言,直击我的困惑。
确实自己也感觉写着写着又回到议论文的套路,有时候偏偏又想写散文或者记叙文,总是喜欢先讲道理,再举事例证明等等,最终成了三不像。
点评结束,我向魏老师请教了有没有写散文比较好的教材或者课程推荐。
魏老师爽快的推荐了朱光潜《读写指要》、王鼎钧《作文七巧》等书籍,同时,还就怎么学习,进一步讲解了怎么学习。
还是输入太少,魏老师指出了我写文章呆板,没有灵气的根本原因。
要强化输入,但也要注意输入的结构化,不要贪多,一年精读两三本,十年精度至少都有二三十本,精度的作品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消化得了。相反,现在条件好了,买书比较容易,一年读二三十本,甚至四五十本都有可能,消化不了,过了就都忘了。
细读精典,死缠烂打地读,看上去很慢,三年后一回头,发现很多人仍然停留在起点上摸索。
听着魏老师的讲解,暗生惭愧,自己读书向来是不求甚解,囫囵吞枣,微信读书,一年至少能读五六十本,过了之后,能记起的几乎没有,对于精典,还只是中学时候,书本上学的那些,完全是活成了反面典型。
第二天上午,魏老师有持续在群里发了几篇关于写作的文章,读了之后获益匪浅。
书山有径,须有向导指路;学海无涯,且寻艄公摆渡。魏老师也发了这样一句话在群里,记录下来,时刻警醒自己。
将微信群点评记录,全部截图,放入了自己的网络笔记本,便于继续学习。《穿越百年的烛光》这篇文章不再做修改,将这篇文章作为有纪念意义的里程碑,每学习一段时间,回过头来看一看,做下对比,比较文字的风格是否有进步,有没有摆脱三不像的风格,过若干年后,再写一篇关于三境界的文章,看看前后的差异。
感恩遇见魏老师,感恩锦瑟组织,感恩书香澜梦专题。
风浪越大鱼越贵,脸皮越厚获益越多。写作路上,继续发挥勇士精神,积极投稿去点评,当然,每次都要有点进步或者改变,不然再厚的脸皮,也要被戳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