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燕音羽
你听说过做买卖之前要雇一两个好厨师,准备好中国菜给国王的吗?
你听说过做买卖从抵达码头到交易要经过好几个月,商议好价格然后才能交易吗?
你听说过价格没有商议好,私自交易要被处罚吗?
现在的文莱,当年的渤泥国对待外国商船贸易往来就是这么干的!看完《诸蕃志》我也没有想通这到底是为什么。
【译文】
渤泥国
渤泥国,位于泉州的东南方,距离阇婆国有45天的路程,距离三佛齐国有40天路程,距离占城国和麻逸国各有30天的路程,这些都是在顺风行舟的情况下计算的。
看了《诸蕃志》里面这么多国家的记载,在说明方位和路程的时候,作者都是以泉州作为起点,说明当时泉州应该是宋朝数一数二的对外贸易港口。
渤泥国的都城用木板筑成,城里面居住有上万人,国家统治着14个州。
位置(来源:Sadalmelik,维基百科)渤泥国在建国之初只有现在文莱港附近的十四个州,到后来明朝初年就已经占据了加里曼丹岛大部分和菲律宾南部岛屿。
在金庸的《碧血剑》中也以渤泥国开始,以渤泥国结束。书中的渤泥国民风淳朴,安静太平,但是实际上明朝中期开始,中国力量从南洋退出,渤泥国不再进贡。
再后来欧洲殖民者如荷兰、英国等进入东南亚殖民,渤泥国和中国的关系完全断绝,渤泥国沦为英国殖民地,改国号为文莱。
国王所住的宫殿用多罗树叶子覆盖,民众的房舍则是用草覆盖的。
国王穿着打扮有点模仿中国的款式。如果国王不穿衣赤脚,就会手臂上戴着金圈,手戴着金镯子,用布裹着身体,坐在交椅上。
他进出的话就会坐在几个人抬着的软囊上,软囊是用大布单做成。
国王的随从有五百多人,前面的随从手持刀剑等武器,后面的随从捧着金盘,盘上放着香脑、槟榔等物品。国王的护卫战船有一百多艘。
打仗的时候就会拿着刀枪,穿着盔甲。盔甲是用铜铸造的,形状像一个大桶,穿在身上,保护腹部、背部。
生活器具多数掺用黄金造成。本地不产麦子,主要作物有麻、水稻,平时主食是沙糊。
来源:bruneitourism.com现在的文莱仍然是非常有钱的一个国家,是亚洲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因为文莱在东南亚的石油储量和产量仅次于印度尼西亚,而它就是靠原油和天然气作为主要经济支柱。
国家有钱,作为国家的统治者——文莱王室,那不是一般的有钱,而是相当的有钱。
有钱到什么程度呢?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排个名次的话,文莱王室起码排在前五名。
饲养的牲畜有羊、鸡、鱼,不养蚕;布是用吉背花织成的。当地的植物有尾巴树、加蒙树和椰子树,人们用树心榨汁酿酒。
有钱人家的妇女都用嵌金丝的花纹锦缎来做腰带。
结婚下聘先送酒,然后送槟榔,再送指环,最后送吉贝布或者金银才能结束下聘礼这个环节。
丧葬风俗是人死以后用棺材收殓,然后用竹子做成抬棺材的轿子,抬到山中扔掉。
二月开始耕种的话就需要拜祭地神,以后的七年中就不用再祭拜了。
渤泥国过年是在十二月初七。当地大多数地方都很炎热,民众们举办宴会的时候,敲鼓、吹笛、敲钵、跳舞来助兴。
原住民(来源:F. Boyle,维基百科)原住民部落(来源By Tropen museum, 维基百科)
宴会上没有盛饮食的器具,一般都是用竹子、贝多叶编成的篮子来盛放,吃完食物以后这些篮子就会扔掉。
渤泥国和底门国相邻,国内有一种药树,把树根拿来煎成药膏,吃下去并且全身涂上,就算被刀砍中人也不会死。
当地的土特产有:梅花脑、速脑、金脚脑、米脑、黄蜡、降真香、玳瑁。
外国客商来买卖贸易的话,他们用金银、假锦、建阳锦、五色绢、五色茸、琉璃珠、琉璃瓶子、白锡、乌铅、网坠牙、臂环、胭脂、漆碗碟、青瓷器等货物来交易。
外国商船到达码头第三天,渤泥国王和王后率领左右官员到船上慰问,船上的人用铺部的跳板来恭迎,用好酒来款待他们,根据不同的身份设置不同的金银器具、坐席和凉伞等等。
停船上岸以后,双方都还不能谈贸易的事情。商人们要每天做好中国菜肴献给渤泥国王,所以到渤泥国的船上一定带着一两个好的厨师。初一十五都要准备贺礼。
几个月下来,商人们才能请国王和左右官员讨论商品价格。价格确定以后,敲锣打鼓召集所有的人,任凭他们交易。
如果价格没有定下来,就私自贸易就会受到处罚。这里的的风俗十分看重商人,如果有罪该死的话,也只是处罚而不处死。
商船回国的时候,渤泥国王也会准备美酒,杀牛设宴送别,商人们把龙脑、番布等回赠给渤泥国王。
渤泥国王墓(来源:携程)说到渤泥国王,中国也有一座渤泥国王的陵墓。
这要追溯到明成祖时期,渤泥国麻那惹加那乃国王率其家人和随从150人造访中国,明成祖朱棣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接待了他们。
但是到南京不久,他不幸染病,虽然明成祖对他关怀备至,并且派了御医前去治疗。但是病情不断恶化,最后渤泥国王在南京病逝,年仅28岁。
渤泥国王“希望体魄托葬中华”,于是明成祖按王礼将其埋葬在现在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
商船即使已经结束了贸易,但是也一定要等到六月十五准备安排佛节,然后才能出港口,否则的话,就会遇上海上风暴。
拜佛没有其他佛像,只有造得像塔一样的茅草屋,下面的小神龛放着两颗珠子,这就是所谓的圣佛。
当地人说这两颗珠子开始的时候还很小,现在慢慢长大得像拇指那么大了。
每逢佛节,渤泥国王会亲自连续三天供奉花果,都城里面男男女女都会赶来观看。
宋太宗天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渤泥国派遣使者蒲亚利到中国,献上龙脑、玳瑁、象牙和檀香。
他们的外交文书封了好几重,封皮用的纸像薄薄的木皮,晶莹润滑,颜色有一点点绿,长好几尺,宽一寸多,卷起来一只手就能拿。
文书上的字写得很细小,需要横着读,翻译成中国话,是说渤泥国王向宋朝皇帝行礼,祝皇帝万岁等等。
上面又说每天渤泥国进贡的时候,贡船容易飘到占城国,请宋朝下令占城国不要扣留贡船。
宋太宗安排使者到礼宾院住下,又准备了厚礼让他回国。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渤泥国又派遣使者来进贡。
西龙宫、什庙、日丽、胡芦、蔓头、苏勿里、马胆逾、马喏,这些国家都位于海岛上,交通都依赖小船,穿着饮食和渤泥国相同。它们都出产生香、降真香、黄蜡、玳瑁,商人们用白瓷器、酒、米、粗盐、白绢、金来和他们交换。
(下一篇我们将说到大食——曾经的阿拉伯帝国,欢迎大家继续看哦。)
【原文】
渤泥国渤泥国,在泉之东南;去阇婆四十五日程、去三佛齐四十日程、去占城与麻逸各三十日程,皆以顺风为则。
其国以板为城。城中居万余人,所统十四州。王居覆以贝多叶,民舍覆以草。王之服色略仿中国。若裸体跣足,则臂佩金圈、手带金鋉,以布缠身,坐绳床。出则施大布单,坐其上,众舁之,名曰软囊。从者五百余人,前持刀剑器械、后捧金盘贮香脑、槟榔等从;以战船百余只为卫。战斗则持刀、披甲。甲以铜铸,状若大筒;穿之于身,护其腹背。
器皿多用金。地无麦,有麻、稻,以沙糊为粮(沙糊详见黄麻驻)。又有羊及鸡、鱼,无丝蚕;用吉背花织成布。有尾巴树、加蒙树、椰子树;以树心取汁为酒。富室之妇女,皆以花锦销金色帛缠腰。
婚聘先以酒,槟榔次之,指环又次之;然后以吉贝布或量出金银成礼。丧葬有棺敛,以竹为轝,载弃山中。二月始耕,则祀之;凡七年,则不复祀矣。以十二月七日为岁节。地多热,国人宴会,鸣鼓、吹笛、击钵、歌舞为乐。无器皿,以竹编贝多叶为器,食毕则弃之。其国邻于底门国。有药树,取其根煎为膏;服之,仍涂其体,兵刃所伤皆不死。
土地所出,梅花脑、速脑、金脚脑、米脑、黄蜡、降真香、玳瑁。番商兴贩,用货金、货银、假锦、建阳锦、五色绢、五色茸、琉璃珠、琉璃瓶子、白锡、乌铅、网坠牙、臂环、臙脂、漆碗楪、青甆器等博易。番舶抵岸三日,其王与眷属率大人(王之左右号曰大人)到船问劳,船人用锦藉跳扳迎肃,款以酒醴,用金银器皿、褖席、凉伞等分献有差。
既泊舟登岸,皆未及博易之事;商贾日以中国饮食献其王,故舟往佛泥必挟善庖者一、二辈与俱。朔望并讲贺礼。几月余,方请其王与大人论定物价。价定,然后鸣鼓以召远近之人听其贸易。价未定而私贸易者罚。俗重商贾,有罪抵死者,罚而不杀。船回日,其王亦酾酒椎牛祖席,酢以脑子、番布等称其所施。舶舟虽贸易迄事,必候六月望日排办佛节,然后出港。否则,有风涛之厄。
佛无他像,茅舍数层,规制如塔;下置小龛罩珠二颗,是谓圣佛。土人云:二珠其初犹小,今渐大如拇指矣。遇佛节,其王亲供花果者三日,国中男女皆至。
太平兴国二年,遣使蒲亚利等贡脑子、玳瑁、象牙、檀香。其表缄封数重,纸类木皮而薄,莹滑,色微绿,长数尺,博寸余,卷之仅可盈握。其字细小;横读之,译以华言,云渤泥国王向打稽首拜皇命万岁万岁万万岁。又言每年修贡,易飘泊占城;乞诏占城今后勿留。馆其使于礼宾院,优遣之。元丰五年,又遣使来贡。
西龙宫、什庙、日丽、胡芦、蔓头、苏勿里、马胆逾、马喏,居海岛中,用小船来往,服色饮食与渤泥同。出生香、降真香、黄蜡、玳瑁,商人以白甆器、酒、米、粗盐、白绢、货金易之。
《诸蕃志》作者
赵汝适(1170—1231年),字伯可,宋太宗八世孙。祖籍河南开封,祖父南渡后,于绍兴初定居临海(今属浙江台州)。
绍熙元年(1190年),赵汝适以祖上遗泽,补将仕郎。嘉定十六年(1223年),知南剑州。次年转朝奉大夫、朝散大夫、提举福建路市舶司。宝庆元年(1225年)七月兼权泉州市舶使,十一月又兼知南外宗正事。
赵汝适在泉州期间,泉州海外通商贸易正值兴旺。他初任泉州市舶司提举时于“暇日阅诸蕃图”并“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理之联属,山择之蓄产,译以华言。”写成《诸蕃志》2卷。
《诸蕃志》
上卷为《志国》篇,记海外诸国的风土人情,下卷为《志物》篇,记海外诸国物产资源,共收45篇,约9万字,为后来《宋史・外国列传》所本。
它记载了东自日本、西至东非索马里、北非摩洛哥及地中海东岸诸国的风土物产,并记有自中国沿海至海外各国的里程及所需日月,内容丰富而具体。
该书有关海外诸国风土人情多采自周去非《岭外代答》的记载,有关各国物产资源则多采访于外国商人。
其中虽然不免有错讹,但就全书史料价值来说,仍不失为记述古代中外交通的佳作,并经常为后来的史地学家所引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