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发展走向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发展走向

作者: 学语心远 | 来源:发表于2021-08-27 23:53 被阅读0次

摘要:翻开中国电影史,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曾辉煌一时。1949年到1965 年的“十七年”,是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黄金时期。一大批优秀且带有时代特征的影片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中,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虽在数量及质量上均有所突破,但在日益发展壮大的电影市场面前,处境已然不容乐观。大多数电影仍被全国大小影院拒之门外,这其中包括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随着电影市场的繁荣,这一类型的电影似乎正与观众越来越疏离。很多少数民族优秀的影片,在众多国际电影节上屡获奖项,我们中国的观众却看不到。面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尴尬和艰难处境,无不让国人担忧。

关键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  现状  发展走向

一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

解放前拍摄涉及少数民族生活的电影,都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比如1933年在左翼电影创作处于高潮时,却有小公司受美国蛮荒野兽猎奇片的影响,以所谓“开化瑶民”、“沟通文蛮的分野、发掘原始的遗迹”为主题,拍摄了《瑶山艳史》,对少数民族作了歪曲的描写;1940年的《塞上风云》则是突出宣扬了蒙汉团结,一致抗日的思想。民族题材在解放前的电影创作中,作为赢取票房,政治和文化上的宣传功能都有所体现,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没能形成气势。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更好的团结兄弟民族,而打击共同的敌人——即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军队在边疆地区的残余势力,国家有一种宣传民族政策和方针的需要。而电影作为当时比较重要并且有着相当影响力的宣传媒介,自然而然就承担起它的义务和责任。当时的许多文艺工作者满怀热忱地投入到新的现实生活,创作出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形象。而且也将成为十七年电影区别于旧电影,呈现出时代意义和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形势下的艺术创作在展开的同时,又会碰到过去没有直接经历,或者说没有很好地接触的现实问题。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有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民族题材因为特殊的民族政策,使得艺术上的实践有着充分的回旋余地,以至于一些艺术家把民族题材作为电影复苏期关注的焦点,甚至在严峻的政治气氛下,还可以用来作为疏离“政治标准高于一切”原则的艺术尝试。

  1950年春,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内蒙春光》在北京上映,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报刊的好评。在电影发行公司正准备延长预定的放映期时,有关领导部门发现了影片中尚有不符合党的民族政策之处,于是该片停演。在当时看来,影片的问题出在它忽略了团结少数民族上层分子来打击共同敌人这一政策思想。

1953年编成的十三个文学剧本中,民族题材占了三部,另外还有四部工业片,四部农村片,一部惊险样式的军事题材片(《渡江侦察记》)以及一部历史传记片(《宋景诗》)。近三年来被看作是“在艺术片剧本创作上的一个新的进展”的1953年,在数量上和实际成效上都占有突出地位的,恰是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

在这种总体创作低迷的环境中,民族题材的影片却受到了评论家的好评与观众的欢迎。一方面,由于这些影片正确地反映了国家的民族政策,真实生动地展现少数民族的生活,因而受到电影主管部门的支持和鼓励,并且在剧本筹备、投资拍摄方面,都出现了偏向以少数民族题材为中心的创作态势。另一方面,一些创作人员也想通过一种间接的办法,在正确地表现民族政策的政治前提与基础上,寻求新的艺术表现可能。

《内蒙人民的胜利》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其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由蒙古族演员布赫所扮演的顿得布出现于银幕上,这是对许多其他兄弟民族的鼓励和支持。另外这部影片也开阔了电影的表现视域,除了当时流行的工农兵形象,还可以看到祖国边境各地的风情和景色,以及在那里生活着的兄弟民族的情况。当然我们可以以今天的眼光说它很粗糙,人为的气息太重。但是,它毕竟是一部由少数民族在其中自己扮演自己的影片,而且观众看到了过去电影里没有看到,或在实际生活里也很少看到的景象。     作为展现异域风光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在宣扬国家民族政策的同时,满足并刺激了观众的观影欲望。尽管作为第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仍有许多不成熟的表现,但是,创作者在主观上已经开始把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作为一个特殊的样式来对待了。而这种直接来自中央政府领导人的信息,又使创作者在以后开始有意识地在这些方面摸索着如何才能找到更好的处理与表现的手段。这也为以后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为其异域风光的独特渲染、民族奇观和民族风情的营造,以及运用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来烘托气氛,留下了可供艺术家进行个性发挥的余地和空间。     这部影片在主题意义修改前就十分受到的欢迎,说明了这部片子的魅力最直接的是体现在于它给观众带来的某些新鲜的视觉内容,而不是以政治先导来完成的对政策的图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影片地满足并激发了观众“看”和“听”的快感,从而使它更接近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的本质要求。这就成为该题材发挥艺术表现力的一个基点,在以后的创作中得以强化和突出。

70年代末80年代初,尽管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数量直线上升,有了巨大飞跃,但无论从题材的选择还是叙事风格等方面都显示出向“建国十七年”时期的影片回归和模仿的迹象,没有重大突破,基本上还是政治意念统帅一切,“话语的陈腐、矫饰与迟迟不至的艺术自觉与苏醒,成为这一临界时代的文化特征”。

二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摄制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五朵金花》、《刘三姐》、《冰山上的来客》等曾经轰动一时,但近年来民族题材电影多数是“藏在深闺无人识”,少数是“叫好不叫座”

提起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我们只能说,虽然民族题材影片都取得了国家广电总局的公映许可证,但不少影片并未能进入商业院线大规模放映,因此不为广大观众所熟悉。据调查,苗族电影《滚拉拉的枪》,买票的观众只有7位。但业内人士观看后,却给予了很高评价。”

少数民族电影出现尴尬局面缘于创作与市场的脱节。有人说“拍这样的电影,无非是看的人少;无非是赔钱。然而,在刚刚落幕的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滚拉拉的枪》入围了“新世代”竞赛单元,获得提名奖。第5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主题为“全球化背景下对个体生命的关注”,《滚拉拉的枪》不论是故事情节,还是所表达的主题,都与此十分契合。获得提名奖后,《滚拉拉的枪》的发行方——华夏电影发行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社区文化部达成协议,将把这部电影作为希望工程升级项目——希望电影公益项目的推广影片,同时为贵州希望电影公益项目的启动展开募捐。                           

大多数的民族题材电影就没有《滚拉拉的枪》这么幸运了。8月2日,《走向太阳》在北京民族电影节上向公众巡回展映,这是一部反映出生在朝鲜的军歌作者郑律成辉煌一生的故事片。当天主创人员座谈时,导演感慨地说:这部电影拍在8年前,但一直没有进入院线放映,当年拍戏的少年宫的孩子已经长大,从来没有机会能看看自己以前拍的这部电影,也许这次能够如愿啦!

民族电影不是一个简称,它包括:题材和主题具有中华民族整体意义的电影,包括少数民族题材或使用少数民族原声语言或主创人员是少数民族身份的电影,以及十分明确地归属中华民族某文化区(即人文地理区)的电影。要改变民族题材电影影响力不足的现状,需要从故事题材、主创人员、成本预算、宣传营销等各方面创新改进。电影发行公司应该意识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需要更关注市场,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又要尊重创作规律,避免急功近利。

电影产业的形成,要求电影生产机构不只是制作上形成工业生产模式,还有电影的开发、融资、发行以及周边产品的营销。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这方面的发展是滞后的。特别是民族地区,发展愿望和条件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目前的基本模式是找政府投资,或个人投资,拍摄低成本制作为主。有些影片当地政府出资后,要求必须叫什么片名,必须反映当地,造成地城性的限制。还有的制作者艺术准备不足,以少量资金上马,边拍边筹,影响了艺术质量。

那么,民族题材的电影到底有没有优势?在中国电影史上,少数民族电影往往是最坚定的民族文化的守望者,是电影视角民族化和人性化的忠实代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如此,21世纪的今天仍然如此。为救活民族题材电影出了5个高招,一是在现有优惠政策支持下,增加政府专项资金支持和建立社会融资平台。二是扶持少数民族电影走向市场,由政府搭建平台,组织发行方、院线方一起为民族电影在投拍前论证、找准市场定位,避免地域性制约和艺术水平上的缺陷。三是发挥民族文化工作系统的作用,抓好电影文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办理政协少数民族代表提案,论证民族电影院线的建立,类似欧洲的艺术院线。同时与影院洽谈合作,以专题电影展的方式,帮助一些优秀电影做长线回收成本的尝试。五是加大公益展映的力度,结合面向社会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让优秀的民族电影与更多的观众见面,满足有需求但不能从院线看到电影的观众的愿望,并通过长期的艰苦的努力,培育扩大民族电影的观众群,在娱乐性观赏、选择性观赏已经过度的情况下,推崇经典性观赏,也就是培育电影文化。

三  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曾经一度占据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然而随着电影行业市场化的进程逐步加快,这一题材的电影也面临着空前的尴尬处境,故事的边缘化等原因带来了票房的不景气和观看人群的局限性,导致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走入了狭窄的胡同,到底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该何去何从,成为电影创作亟需思考的重要的问题。                                                                                                                  1.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要发展数量,更要发展质量目前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优秀影片的确不多,题材不少但能拍出深度的太少。从整体上讲,由于在题材把握和挖掘上不够深入,不少少数民族影片题材雷同,常以民族服饰、风俗民情作为卖点,但情节却落入俗套、人物形象单薄,当然难以赢得市场。少数民族电影必须踏踏实实地真正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必须坚持抒写民族的"心灵",必须始终关注"人",电影种类与题材的多元化,已影响到少数民族电影的吸引力;缺少市场的少数民族电影,反过来又削弱了创作者的积极性。融合、传承少数民族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长廊,才是繁荣中国电影市场的有效路径。在质量上,中国民族题材电影所能达到的思维水平、认识水平,应该更接近世界电影,甚至在当代人类在一些大问题上,需具备最前卫的思考。我们这么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非常有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影片应该是对数民族的生活,土地,历史的呈现和反思,这在电影里应该是最被看重的。

2.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应当在院线上占据一席之地如今的电影“生态环境”与当年国产影片一枝独秀的情况已大为不同。不少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创作者,干脆把目光转向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但真正能够入围和获奖的电影毕竟是少数,少数民族题材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当务之急是要探索在大片“围剿”的电影市场中成功“突围” 所以,在当今电影票房成绩决定一切的情况下,更要注意商业化运作,让艺术和市场化接轨,比如反映印第安人生活的《与狼共舞》 ,就会被视为动作片或冒险片。另外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片名也应该很讲究,少数民族题材本身就是小众题材,往往关注度低,这就更要有一个商业性的片名支撑。当然也应该注重少数民族电影的商业化宣传和营销等等具体的商业化运作细节,如此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才能在大片充斥的院线占据一席之地!

3.发挥政府在发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上的重要推动作用 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应该采取分类指导、政府扶持的做法。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不仅仅要给观众提供娱乐,同时更要承担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们中华文化是由56个民族文化融合和凝聚而成的“中华大文化”。可以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设“中华大文化”、防范和抵御“西化”的文化战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因此,有必要运用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推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健康、持续发展。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道路曲折不堪,虽然这很艰难, 但坚持不解地朝着目标前行,相信终会有到达的一天,让我们一起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明天加油吧!

参考文献

【1】《关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思考》牛颂

【2】《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与未来研究》 徐健

【3】《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佚名

【4】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 饶曙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历史、现状、发展走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rxw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