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抄了挪威诗人奥拉夫·H·豪格的诗歌《平常的日子》。早课也好,晚课也好,最初既是自己想坚持做的一件事儿,同时也想带着学生们一起做点事儿,抄诗读诗阅读练笔,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觉得意义寥寥,既便算不上吃饱了撑的,也该算是闲极无聊。
流水账从2016年12月开始写,坚持了四年,虽然并没有做到日更,但好歹也算坚持了下来。平淡如水,枯燥乏味,自是无足观瞻,读则读矣,写则写矣,总强似不读不写吧。学生们有多少人在读、在抄、在写,我不知道,事实上即便我不做这样的引领,该读、该抄、该写者还是大有人在的。
今天已经三九第六天了,而且是农历庚子年腊月初一,真正的寒冬腊月。早晨起得早,瑜宝宝醒得的早,陪着瑜宝宝玩,听窗外有铲雪、扫雪的声音。雪下得不大,刚刚把地面路面盖上,但这也应该算是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了。南方有些地方雪下得很大,包括北京好像也下了几场雪了,可是塞外小城还没有下几场像样的冬雪。
我一个在医院工作妹妹,因为工作的原因,成为第一批新冠疫苗注射的“先驱者”。据我所知,注射不注射,采取自愿的原则。我无意把这件很平常的事说得很神圣,更无意把这件很平常的事上升到道德判断的高度。但我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选择注射,因为毕竟还是有一定的风险,选与不选都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我为妹妹点赞,为她的勇敢,她说注射疫苗会给自身更多一层保障,还有就是不会成为宿主和传播者了。
跟老一班的同学们投票互动而且乐此不疲,这一种快乐。事实上这种网上投票的活动几乎每天都会发生,但在老一班的群里出现就显得意义不同了。或许同学们都愿意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在班级群里亮个相报个平安。特殊时期,见面聚会的时间少了,但彼此思念牵挂,在群里出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时,那每一个字都带着温度,足以驱散冬日寒气。
下午读10页《柳如是别传》,我不知道学生们是否在读书,除了作业外是否还会做些课外阅读之类的活动。下学期讲新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全是文言文的群文阅读。《侍坐》《齐恒晋文之事》《鸿门宴》……这个寒假有四十多天,除了读《柳如是别传》《堂吉诃德》《四世同堂》,还在考虑要不要重读《论语》《孟子》《史记选》。这算是备课吧,然而这样的备课似乎显得有些笨拙,但从三十五年前开始教书时起就一直这样备课。
“生命互相消耗互相覆盖,出入尘土,此起彼伏……”——黄灿然《生命》
平常的日子是一个愿景,但事实上总会拂人心意,凡人琐事总会有太多的尴尬和无奈,在这个快速消耗人的都市生活里,我们或许需要彼此的存在,需要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提醒、支撑和客观的批评。无论外面的世界怎样波谲云诡,至少身旁的这寥寥的数人干净诚实,这已经值得感恩不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