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天才的编辑》到《编辑力》

从《天才的编辑》到《编辑力》

作者: 水行之William | 来源:发表于2019-11-24 18:05 被阅读0次

    最近读了两本书,一本是《天才的编辑》,一本是《编辑力》。前者是美国著名文学编辑麦克斯·珀金斯的传记,后者是日本讲谈社前总编辑的经验总结。

    铂金斯是诸多知名作家的编辑,如果你喜欢美国文学,你一定避不开他的作家,比如有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人间天堂》《夜色温柔》)、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时间与河流》,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丧钟为谁而鸣》《永别了,武器》)。任何一位编辑,哪怕只遇到上述一位作家,哪怕只出版上述一本著作,都会被写入文学史,但珀金斯却包揽了上述所有作品!

    虽然铂金斯认为编辑应该处于幕后,但是他参与作品创作的深度,估计是一般编辑达不到的。他更像是一位现在所说的“策划编辑”,但他不仅仅想出了好的选题,签下了好的作家,而且还参与了作品的创作,方向、构思、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他都参与了。如果没有他,菲茨杰拉德难以保有写作的信心,沃尔夫的作品将只会比现有的版本更大部头,海明威也难以出版第一部成名作并能够安心以自己的节奏写作。

    编辑工作的界限在哪里呢?《编辑力》说编辑不仅负责作品,也负责作家的生活,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帮助作者创造出好的作品。这一点珀金斯是做到了。要不是珀金斯屡屡给菲茨杰拉德预支版税,帮他维持一种体面的生活,否则今天我们是不会看到《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铂金斯将沃尔夫当作自己的儿子一般看待,与沃尔夫一起将手稿逐页进行删改,所耗费的巨大精力,是现在的编辑难以想象的。

    现在的图书编辑,更像是产品经理。选题策划、文稿编校、封面设计、文案写作、宣传营销,这些都是当今图书编辑的工作。有些图书公司和出版社,分产品经理、策划编辑、文字编辑、营销编辑,有的则是一位编辑完成上述所有工作。明确分工的,就成了流水线式作业。没有分工的,就是千头万绪,一人大包大揽。

    之前,编辑更像是一位工匠,将文稿打磨成一本书。现在,编辑更像是工厂里一架机器,包装一下文稿,便上市了。之前做书是作坊式的,现在是工业化的流水线。有的公司还说:“要像买牙膏一样卖书。”

    在《编辑力》中,作者讲了自己对图书市场的担忧。因为日本现在的图书销售体系,书的价格有了限定,利润是一定的。而书店在三个月内可以退货,那些三个月内卖不动的书都被退回了,长此以往,书店里剩下的就只有能够卖的动的书了。而图书也就渐渐变成了一种快销产品。

    反观国内,图书的销售总额逐年增长,但实体书店却在萎缩,现有的书店也增加了咖啡馆等消费区域以弥补实体书销售下滑带来的亏损。增长的部分在网络销售,当当、京东、天猫,图书的畅销榜除了几部经典,剩下的新品就如流行歌曲榜单一样,不断变换着。

    对大多数读者而言,他们并不知道书商和出版社之间的区别。仔细看看畅销榜单,前几名往往都是书商的书,比如新经典、磨铁、湛庐、读客、果麦、博集天卷、未读等。受出版政策的限制,民营的图书公司,也就是书商,只能向国有出版社买书号出书。这些书商,由于没有国有出版社所享受的国家补贴,生存的压力自然比出版社大了好多。在极强的求生欲的驱使下,书商们自然练就了卖书、炒书的本事,市场营销中对自媒体的运用,热点话题的制造,网店的促销打榜、书评打分的控制等,都比传统的出版社强出不少。在市场的洗礼中,书商对一本书市场表现的判断也强过大部分出版社。渐渐地,出版社的选题策划能力弱了,而书商们有了更多的钱,能够买下更好的版权,还有能力卖出更多的书,至此,他们的书基本霸占了畅销榜。面对这种趋势,国有出版社也在不断转型。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成立了图书公司九久读书人,利用市场机制的灵活,引进了不少好书,比如“那不勒斯四部曲”和丹·布朗的作品等。

    在市场中,书其实也只是一种商品,但它又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一本书的定价,真的可以反映出书的内容的价值吗?正因为书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你认为是好书,别人却不见得好。书的市场价值和阅读价值其实是分开的。暂时还想不出来,有什么商品是比一本好书的性价比还要高的。

    在人人离不开手机的今天,人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各种充满刺激的信息牵引着。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读书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卖书人不得不利用夸张的文案、挑逗的信息、娱乐化的内容来吸引读者卖书。很多书的封面和文案和书并没有什么关系,只是能吸引你的眼球、激起你购买的欲望罢了。很多书商卖的其实是文案、是营销,而不是书。很多人也会发现,自己根据封面和文案买的书,回家读来内容却完全与封面文案不符,这才大呼上当了,可是下次又与文案情感共鸣的时候,买回来再次上当了。文案的真假难辨,因为它只说能卖给你的话,现在市场难以容得下真话。

    如果仅仅是文案与封面设计的问题,那倒还容易解决。一本书的长期销量,还是取决于它的口碑的。文案能欺骗一部分人,但是不能欺骗所有的人。评分网站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个现象。我想更多上过当的读者,也会变得火眼睛睛吧。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在做书工业化的时代,一本没有市场的书是难以出版的。大部分出版商都是要逐利的,当签新的版权的时候,有没有市场价值往往是出版方的首要考虑。市场价值如何判断?根据过往的市场。如此,未来的市场也只会充斥着那些畅销书和长效书。这些书往往是能够满足你原始本能的欲望。当大家在网上买书,那些首页上的,畅销榜单上的书,有更大的机率能够被买回去,而那些因为营销不力上不了榜的书,往往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随后它们面对的将是绝版的命运。我们的读书的选择其实一开始就被人决定了,因为能买到的,也只有信息能够传播给你的书。

    市场是不是检验图书的唯一标准呢?我觉得不是。在这个环境中,没有什么纯粹理性的消费者,更多的是被营销人利用的乌合之众。出版人除了盈利,还有引领社会文化的责任,这是出版人的社会责任,而这份责任正在被生存欲望所淹没。

    对书的未来,总有一种忧虑。如果一本好书,不能被人看见、被人了解,它如何能够传播给读者呢?营销少不了,但能打动读者购买的往往是非理性的因素,这就又变成了一种矛盾。我暂时给不出回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天才的编辑》到《编辑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al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