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工作是怎样的?
●如何打造成功的畅销书和长销书?
●好编辑要具备那些才能?
●选题创意从何而来?
●出版策划的关键点?
●向作者催稿不发憷?
●新书话题如何炒作?
●如何发展人际网络?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编辑力》这本书!
不论是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的小出版社,还是员工上千的大出版社,都生产同样形式的东西,在同一个市场里竞争,而且不是规模大就一定会赢。出版业拥有这种异于电子、汽车等产业的面貌。
取材、策划、约稿、催稿、编辑实务、校稿、营销、发行、联系作者,一切流程本质上和过去相同,但是每一项工作都不再像过去那样可以随性而为,必须重视时间和成本,在一定的管理下进行。
编辑就需要具有擅长推销的商人口才,或是让人不知不觉信服的辩才了。
在构思策划的同时,得把打样送回印刷厂、委托封面设计并和业务部门协商。这些都是日常琐事,如何让每件事顺利无碍的进行,从容应对所有局面,也是编辑的重要能力。
能够全面动用嘴巴、手脚和头脑的,就是一流的编辑。勤快尤其重要。在人与人的联系中发现新的可能性。编辑光是亲切还不够,还需要有商业意识,要让作者写出好书才能成事。
优秀的编辑应该用完成的作品来述说自己的志向理想。编辑首先必须有旺盛的好奇心,最好对所有事物感兴趣。当然不是要编辑熟读详知一切,而是要把自己的视野拉开180度,甚至360度。编辑没有所谓的专精领域,编辑是外行人的代表。有的编辑很被动,听到消息也不会打电话追踪。你不必是专家,也不需要特别的技术。
或许不是只有编辑这行需要博取别人的好感,但这的确是作为编辑的最重要条件。持续怀抱梦想也是编辑需要的资质。有的编辑,都悄悄怀抱着三四个等自己具备实力、环境也齐备时就可以放手去做的选题。你很容易发现这种人,因为他的工作态度最积极。书籍和杂志是时代的函数,编辑要时时追问为什么某些书会流行。编辑必须架起好奇的天线感应四方,但是很多事物仍然会逃脱天线的侦查,这时候就该坦诚自己不懂,然后马上去学,这就是编辑。
编辑会喝酒要比不会喝酒来得好,而且拥有多方面的兴趣也不坏。编辑健谈比沉默寡言好。
所以 编辑需要完整独立的人格和适应性。
某本书对有些人来说,是无可替代的珍品,但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沉重的负担。拿到一本根本不想看的书,一点也不快乐。锅、斧之类的商品有广泛的用途,书却欠缺这种要素,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书是特殊的商品,这是出版——尤其是书籍——必须少量多样生产的原因。
编辑的策划案特别要求有个性和独创性。编辑必须自发自动,过于简易的策划无法反映网络得不到的阅读乐趣,做策划时必须和这个难关奋斗。由于学术上的原创性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需要涉足别人做过的偏、冷、窄的主题。出版社不正经的人比较多,正因为有了这种印象,因此像是成绩不好、搞学术、思想不正、身家不良等只有媒体能够接受的人,多半成了编辑。因为他们可以不在乎社会观感,做自己想做的事,也不在乎薪水待遇,只想对社会发出信息。这类人在编辑中占有大多数,其中奇人、怪人也多,但是这种人做出来的书籍杂志很有味道、内容丰富。
编辑需要好奇心和意志力, 需要在困难中实现策划的耐力,不可以是一批“不知道想做什么,吩咐我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类型。编辑即时嘴巴不说、脸上表情不说,也必定会在某个地方核算策划的盈亏,如果不是,那就不能说是名编辑。编辑也会做出亏本的书,但是他心中一定在盘算,这次虽然亏本,但是和这个作者长期合作,将来有一天一定能连本带利收回来。编辑在核算成本时虽有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考量,但是不能忘记总的盈亏。做什么无所谓,只要清楚的知道这个策划有没有价值、合不合乎成本(有没有读者)、什么时候可以实现就好。因此漫步街头、闲看电视、和别人聊天,觉得“很有意思”时,这种一时乍现的灵感都可能成为策划。什么是好问题?大家都可以得到一百分的题目不是好问题,反之,所有人都拿零分,解答不出来的题目也不是好问题。一个好问题必须让人有挑战或解答的欲望,这是编辑在做策划时的重要前提。
然而茫然无所不会产生创意,创意必须以某个事物为核心,从中翻转出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时会有各种反应,比如佩服、愕然。有反应就意味着策划的可能性,试着把在意的部分膨胀一下,就是“极大化的创意”。将一篇报纸短文扩张成一本书,将论文中的某一部分独立出来变成一本书,缩小范围而深入探索素材,造就一本书,这也是“单一主题原则”吧。
书并没有广泛的使用性,它本来就是限定用途的事物。“任何人都能读”和“任何人都看不懂”其实是一个意思。编辑要把自己归于零,彻底成为读者。要制造限定范围的创意时,要放弃多数,只针对明确的对象下功夫。记住优秀的编辑提出的策划案更容易通过,(所以要让自己的话语有力量,首先就要变得优秀)
编辑最好不要有单打独斗的思想。策划根本没有秘诀,除了磨练提升自己的感性和感觉以外,别无他法。对所有事物都架起天线,全方位地吸收、学籍,自然会产生策划。逛书店和了解出版史一样重要。摆放在平台上的是哪些畅销书?一直都不会下架的是哪些长销书?现在杂志上流行的是什么话题?读者选书的喜好是什么?在做策划时,也不能忽略读者的选书行为。 编辑还要会事先想象,自己的书出版以后会被放在书店的哪个位置。
持续阅读不同种类的知识很有意义,可以从中得到和社会衔接的真实感。我还认识一个人,每个月读10本书,忙碌的时候也会在月底连看几本页数少的文库本来充数,这就是编辑的用功之处。有的编辑咱家企业人士的读书会,就会为了防止交友范围在不知不觉中缩小了。编辑需要切身了解读者关心的地方在哪里。编辑没有徒劳无功这种事,因为所有的努力和学习都是磨练。编辑也必须“身躯轻盈”,锻炼灵敏度,努力用功让自己保持敏锐的反应。“瞎猫碰死耗子”的运气在编辑身上也很管用。个人的智慧知识有限,编辑必须学会在人群中取材。人际关系不能只是一时,如果不能持续就毫无意义,有时候我们必须在别人给自己提供消息的时候同时给予他人。“施与受”是人际脉络里十分重要的点。公平是获得信赖的条件,信息若不相互通融,往来当然不会顺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