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组织部推荐了一篇文章,《像对待领导一样对待父亲》,在网上爆红。说的是一位公务员改变思路,热情对待从遥远乡下赶来,为他送冬白菜的父亲的故事。他像对待领导一样为父亲倒茶、点烟、打开车门,小小的细节感动了父亲,让老人感觉到了孝道与尊严。
什么是好文章?这就是。好在朴实,好在真诚,好在因小见大,洞彻人心。想想这些很简单的道理,对领导、对同事,小心翼翼、毕恭毕敬,时刻注意构建和谐关系。一到家中,原形必露,声色俱厉,判若两人。为何?因为单位领导同事影响我们仕途、影响进步,而父母家人却不会给我们穿小鞋,他们会包容我们。
有人会说,家是避风港湾,是身心休憩放松的草地,干嘛还要谨小慎微呢?这就找到问题了,用镜子照一下,你思想是否有封建专制的暗影,大男子主义在作怪。我们很多同志,说理不走理。在外一套,在家又一套;在台上说一套,下边做又一套。也不能就说他是伪君子,这是几千年的观念问题,不是一会儿能改的。
先说对待父母。作为子女爱在父母面前发脾气,理由是:只有在你们面前才这样。在亲人面前暴露真性情,不作伪,不矫情,猛一听甚是。但是做对了吗?古时讲三纲五常,讲仁孝,为国人立下了道德梁柱和规矩,优秀的东西还是要继承的。“香九龄,能温席”,“鞭打芦花”等《二十四孝》故事,至今广为流传。子女对父母发泄,绝对是错的,只是父母没办法,只有统统包容。妻脾气不好,岳母过去有点小病爱折腾,说来说去,回数多了,妻便听不下去,咣咣便是一顿数落。老太太当时不说,但憋着一肚子委屈。事后见了女婿,也埋怨自己闺女态度不好。但也只是说说罢了,不会计较。以我揣测,老人只是太寂寞,耍下小孩脾气,寻找点安慰罢了,但中年人事务繁杂 不给他们机会。二者没有交集,生生擦肩而过了。
国人的夫妻关系更粗糙。很多家庭夫妻不存在交流一说,多是争吵型的。夫妻一辈子,争吵一辈子,说没感情,不全是;说有感情,很难看出来。所以很多过来人狠心地下断语,说中国的家庭85%是维持型的,10%是危险型的,幸福的可能只占5%。不一定科学,但也接近。
现在大家一听到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往往以为人家是怪物,那只能说咱们修养不到,别笑古人。“举案齐眉”是东汉《后汉书》里的典故,说梁鸿是西安附近人,贤名远扬,很多女孩争着要嫁他,可他选择了有贤德,长相丑的孟家女子为妻。梁鸿隐居不做官,带着妻子跑到江苏给人舂米为生。每次归来,妻子做好饭后用托盘举着,不敢仰视,待丈夫吃过,自己才进食。后来梁鸿给妻子取名孟光,意思她的仁德如光芒闪耀。
”相敬如宾“是《左传》里的故事。晋国大臣郤芮因罪被杀,儿子郤缺被废为庶民,务农为生。但他从不怨天尤人,学习古代圣哲,刻苦修身,德行日增,受到世人赞叹。一次他在田间除草,妻子来送午饭,十分恭敬地跪在丈夫面前,郤缺连忙接住,频频谢意。夫妻间相互尊重,以致如此。此情此景,被路过的晋国大夫胥臣看到,和郤缺攀谈后,认为他有治国之才,遂向朝廷推荐,郤缺后来又立了大功,升为卿大夫。
如今,日本、韩国或许有这样地风俗。但以上两例并无男尊女卑之嫌,体现的是夫妻互敬互爱。我们现代人往往以为那样不是真正地夫妻关系,错了。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人家和邓颖超邓大姐相处一生,几乎没发过火,都是互相慰藉、体贴的。那就是个榜样,芸芸众生做不到,并不代表没有。
文明在于细节,在于点点滴滴。文中的作者只是简单地为父亲作了倒茶、点烟、开车门三个动作,却感动了整个中国。如果我们大家都注意了,修养提高了,国民素质整体上升了,那才是骄傲的中国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