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七十斤玉米

七十斤玉米

作者: 少校副官 | 来源:发表于2020-06-08 21:38 被阅读0次

玉米,也叫苞谷、棒子。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特别是城里人一日三餐白米细面、大鱼大肉吃腻了,家庭女主人时不时总想蒸点玉米馍,打顿玉米面搅团,喝碗玉米糁粥,吃这些杂粮,不是为了裹腹,而是换换口味,解解馋而已。但这类杂粮,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乃真是可望不可求。

“早饭满天星(小米稀饭)、午饭水围城(红薯面搅团)、晚饭钢丝绳(红薯面饸饹)”这就是当时农村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谁家能经常吃上玉米面馍,那称得上是好美日子!

1978年前季,渭北遭遇多年少见的干旱,小麦根系分蘖差,麦穗小,麦秆“一筷子”高,麦颗颗象麻雀的“舌头”瘪秕瘪秕的。这年,生产队每人平均分了13.5斤小麦,全家五口人仅分了67.5斤主粮。社员把希望寄托在秋粮上。后季,下了几场好雨,红薯高产丰收,“陕薯”红薯每亩能产5000来斤。但老天爷好像弥补上半年的缺失,挤着眼下起了连阴雨,半个来月,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下得人心烦意乱,魂不守舍,坐卧不宁,群众擦的红薯片见不上太阳,干不了,有的在热炕上烘烤,也无际于事,红薯片几乎全部发霉,吃了对身体有害,扔了又着实可惜,唉!遇上了自然灾害年。

这年十月,我去大荔县高明乡参加东雷抽黄三级站建设工程大会战,借住在高明村一队房东婆婆家。每天下午工地上回来,有事没事总爱往婆的房间跑,陪老人拉呱解闷,尝她做的柿子醋酸不酸,或者跑个腿买个针头线脑、火柴什么的。有天晚上,坐在她的热炕上陪老人说话,婆问:“你姊妹几个?”回答:姊妹三个,妹妹11岁,弟弟6岁。又问:“乃弟妹有蒸馍吃吗?”我说:没有!家里有些发霉的红薯片片。婆听后唉声叹气,放下手中的活计,拿着布子手绢擦拭着眼睛:“娃娃恓惶的,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遭这份罪,唉!”

次日中午下工回来,刚放下锨,拍打身上的灰土,婆叫我哩:“高奇,队上前两天在雷北村借了点玉米,我让你叔(婆的儿子)把分给我家的70斤给你装在口袋里,墩放在灶房门口,自行车的气也打饱了,靠在山花墙边,借这会有空,赶快送回家吧!”

为了不耽误下午上工地,没顾上在灶上吃饭,心急火燎地往家赶,二十里上坡路,一顿饭工夫进了家门:“妈!妈!玉米,有粮吃咧!”母亲听到叫喊声,从灶房跑出来,一边用围裙擦着手,一边嗔怪地说:“这娃胡说啥哩!哪里有玉米呀?”“是高明我婆借给咱家的!七十斤哩!”母亲看到我灰头土脸,额头上冒着热气,再看看自行车上多半口袋粮食,搂着我的头,泪水和我头上的汗水成为一体,我能感觉到母亲的身体在颤抖……

父亲把玉米用架子车拉到十里外的范家洼村面粉厂,磨成玉米面。母亲给弟妹蒸了两篦子馍,在灶炉里烤黄,用刀切成对半,抹点猪油,再捏点盐,弟妹狼吞虎咽,吃得津津有味。现在想来,人在饥饿的时候,吃一块玉米饼也会香得直咂嘴,在饱腹和营养过盛的时候,就是吃“满汉全席”也不见得上胃口。

当年腊月,我响应祖国的号召,应征入伍。后来听父亲说,临过年前,母亲把玉米面作为馅,将舍不得吃的一点麦面作为皮,蒸了三篦子“金银”馍,凑合着过了年关。

此后,我一旦回忆起那七十斤玉米,总在脑子里打转转:婆把借来的一点粮食,一颗不留尽让给我家,那她全家大小八张口是怎样度过饥荒的?再说,在那严重缺粮的年代,一个农村老太婆又是怎样说服儿子、儿媳,如数把这点珍贵的玉米借给非亲非故的人?她家也有五个娃娃呀!这种慈心善举、菩萨心肠,在当时的农村,特别是那艰难的岁月,常人是很难做到的!这不就是我家的恩人吗?常言道:“荐人在无名之时,济人在危难之际,”而仁慈的婆婆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1981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土地使用经营权。家里耕种了10亩小麦,收获了5000多斤。父亲在场间把小麦晒干,扬净杂物,拣净土疙瘩、瓦渣渣,瓷瓷装了一口袋,足足118斤,用架子车拉着去高明婆家,进门对婆说:“张婶,给你还粮食来了!”婆见状直嚷嚷:“大侄子,这事你咋还惦记着?一点玉米,当时也是一点心意,你还专门来还粮,也不嫌生分,快拉回去吧!”父亲再三表示谢意,放下粮食,快步出了村……

几年后,婆,成为我的亲婆,叔,成为我的舅,婆与舅共同作媒,以七十斤玉米为契机,促成了她的外孙女与我的姻缘。这桩奇异的姻缘跨三个县,婆是大荔,我是合阳,妻子是澄县,三县牵良缘,一时成为乡里乡亲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乌鸦有反哺之情,羊有跪乳之恩,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此后,逢年过节、办事路过,我和妻子总不忘提着大包小包看望高明的亲人,嘘寒问暖;总是借机到他们手里塞些钱,略表心意;总会买几件合身的衣服,尽点孝道,直到亲人相继离世。

七十斤玉米和婆无私的帮衬精神,陪伴着我走过了几十年的人生路,一直激励着我如何处事、如何帮人、如何做人……

相关文章

  • 玉米、玉米

    感觉不写写玉米,有点说不过去了。 玉米,有很多称呼。“棒槌”、“棒子”、“棒棒”,这几个名字来自山东。还有的省份叫...

  • 玉米玉米

    早上去的时候竟然没有玉米了,这么畅销,因为玉米甜被人发现了还是大家都知道吃玉米不会胖啊。 早上来了大姨妈,一上午果...

  • 玉米玉米

    大部分参与网络站队的人,站的只是个自己的心态投射。 日子过得非常苦,感觉生活处处掣肘的人,心理的底色就是“受害者”...

  • 玉米,玉米

    每次买玉米,我都喜欢买带皮的,这样的玉米可以保鲜很久。绿色的玉米皮把玉米紧紧包裹着,好像一床被子包裹着里面的孩子,...

  • 盛夏的食光——玉米还是趁嫩吃,人老珠黄无人食

    每年一到六七八,无人不吃嫩玉米。煮玉米、炖玉米、炒玉米、烤玉米、玉米馍馍……一提到玉米,就不免想到玉米地里那年少的...

  • 彩色玉米、鲜食甜玉米、老玉米、糯玉米,你知道区别在哪吗?如何挑选

    1.彩色玉米,玉米颜色很多,常见的有黄玉米、白玉米和紫玉米。黄色玉米相比白色玉米,其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含量比较多,...

  • 老玉米 嫩玉米

    盛夏吃玉米,正是好时候。 国际上称它为,黄金作物。第一次看见,就觉得正中下怀。 在我小时候,敦煌当地,只产两种玉米...

  • 玉米为何叫“玉米”?

    中午煮了一锅玉米,孩子很爱吃,吃着吃着,突然问题来了:“妈妈,玉米为什么叫‘玉米’呀?”对于三岁孩子的打破沙锅问到...

  • 玉米

    天刚亮,我还未入眠 听说大姐去摘玉米 我仿佛看到一株株玉米在摇晃 ...

  • 玉米

    我认识玉米的时候 你还小,可能你还没有出生 我认识玉米的时候 我也不大,模模糊糊记得 玉米和许多兄弟 整齐地排列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七十斤玉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ez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