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认真做所选择的事所热爱的事》

《认真做所选择的事所热爱的事》

作者: f57b42734ec0 | 来源:发表于2023-04-08 14:42 被阅读0次

    提起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林徽因,梁思成夫妇。但是在这之前,还有一位被他们尊为建筑启蒙老师的人,他就是不被人所知的古建筑学奠基人朱启钤(qián)。

    他在建筑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他不仅是北京近代城市的创新者,也是古代建筑的保护者,更是建筑文化的传承者。朱启钤的成就远不止这些,他在那个时期创办的实体,留下的建筑理论,到现在仍然被我们所用,尤其是在古建筑的研究领域,更无人能超越。

    胡适曾在他的日记里评价朱启钤,说他是个一个非常能干的人,是近十年来能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的官吏,论办事的才能来说,没有谁能超过朱启钤的。

    1、改造北京旧城:修旧如旧,保护胜迹

    朱启钤1872年生于河南信阳,年仅三岁时,父亲去世。他跟随母亲从小在外祖父家长大。母亲博览群书,善于写诗也擅长艺术,对朱启钤在学业上有很大影响。

    他虽然出身于诗文世家,但是并没有参加科举。而是在22岁时,他经自己的姨夫出资捐赠,做了地方的工程小官。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用自己的学问,做有益于国民的事情。后来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努力,再加上他勤于事务,又有真才实学,稳扎稳打,最后升任为内务部总长。

    图片

    1912年,民国正式建立,当时北京的人口也随之快速增长,实业发展和城市管理也逐渐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朱启钤的推动下,1914年6月成立了京都市政公所,他开始接手管理北京市政。在管理过程中朱启钤意识到:要改变北京的城市功能,首要改变的就是交通问题。

    于是朱启钤把北京西苑开辟为新华门,拆掉旧街千步廊,把它建为天门广场,并拆除皇城城墙,连通了长安街南北方向的交通。不仅如此,北京环城铁路也是由他建造的。包括南城香厂新市区的规划和建设,也是由他完成的。真所谓是北京规划第一人。

    袁世凯为了支持他的改造工作,曾送给他一把红木的银铁镐(gǎo),支持朱启钤修改正阳门。1915年,朱启钤用这把铁镐敲落了古城墙的第一块砖,也开启了民治北京的先河。

    图片

    朱启钤对北京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对以后的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此之外,他还把紫禁城西南侧的社稷坛改造成了北京的第一个公园,也就是现在的中山公园。

    最开始它被称为中央公园,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去世,曾在中央公园设灵,为了表示纪念,在1928年更名为中山公园。

    朱启钤在对北京城进行改造和建立公园时,他并没有大刀阔斧的进行改动,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修建或是改良。拆掉正阳门的瓮城,保留正面的箭楼,并请来德国工程师加以改良。

    在改造公园的时候,他也是保持建筑的原貌,加以修葺。逐步增添树木景观,在维护古建筑中贯彻自己修旧如旧的思想,让建筑得以保存原样。

    图片

    朱启钤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相当深厚的国学根底,因此在改造和修葺古城古建筑中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概念,他还是第一个颁发胜迹保护条例的人,为维护中国的古建筑,保护文物开创了先河。

    2 、成立营造学社:再求故书,博征名将

    朱启钤不仅在修复古建筑上提出了修旧如旧的指导概念,在古建筑领域,他还有让人不得不提的一项成就,那就是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学术研究组织中国营造学社。

    1919年,在南京的江南图书馆,朱启钤意外的发现了建筑典籍《营造法式》,作者是北宋时期的李诫(jiè),书中记载了中国最为完备的古代建筑。朱启钤如获珍宝,但在惊喜过后却又无比的苦恼。因为它被辗转传抄,有很多错漏的地方。而且古人的用词造句也难以读懂,于是他先请来几位国学大师研究语句。

    这些人虽然能读懂意思,但却不懂建筑,所以还是没办法破解它。当时,国学大师梁启超把朱启钤送给他的这本书寄给在美国学建筑的梁思成,梁思成拿到书后欣喜若狂,但内容晦涩难懂,又令他烦闷不止。但他依旧沉下心来钻研,为后来的建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925年,朱启钤自己出资,成立了营造学会,主要研究中国传统的建筑和一些建筑文献。直到1930年,学会才正式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学社下面设立两个分部:文献部和法式部,社长由朱启钤亲自担任。

    图片

    为了这个从无到有,当时还不被人所知的私人研究机构,他还邀请各学界最优秀的学术精英加入到学社中。其中就有中央大学建筑系教授刘敦桢、建筑师杨廷宝,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等。这些学术大家的加入,为营造学社理论研究提供了学术上的保障。

    当时的朱启钤除了邀请顶尖的学术大师,他还利用自己从政多年的人脉关系,动员了一大批财政界的著名人士也加入到学社当中。像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的周诒(yí )春、银行家吴延清、实业家张文孚等,为营造学社研究提供经费的支持。

    中国营造学社的建立,不仅让中国的古建筑在华夏大地闪耀光芒,也奠定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基础。就像朱启钤自己所评价的:“中国营造学社在历史上、在美术上皆有历劫不磨之价值。”

    3、记录建筑文化:研究孤本,传承精神

    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大家熟知莫过于梁思成夫妇,但是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朱启钤在营造学社十几年来的付出。

    在朱启钤发现《营造法式》手抄本时,凭借着对建筑的热爱,用自己的韧劲,前期做了大量的研究就工作。他先是搜集民间各类《营造法式》的手抄本,以及引述过《营造法式》的书文,互相参考,查漏补缺,并对书中的建筑术语分类解释,还原书中的原注。不仅如此,他还求教那些旧匠师、算房和样房专家,收购各种建筑样本、模型和图纸。又工匠细致补 了附页图片,为以后的古建筑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图片

    1925年,经过朱启钤和无数人的努力,《营造法式》刻版印行,成为了中外公认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范本,在内容、版式、还有色彩上精益求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这本书后来也影响了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俩。1931年,朱启钤邀请时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的梁思成出任学社法式部主任,从事中国古建筑的考查和测量,最主要的是需要到野外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

    于是,依靠原始的大车和毛驴,克服野外的种种困难,冒着生命的安全,营造学社走完了十一个省、一百九十多个县市,在这期间详细测绘的建筑有206组,所及的建筑共有2738幢,画出了1898张测绘图。确认了唐代佛光寺、应县木塔等众多著名的建筑物,让中国宝贵的古代建筑重现展现在世人眼前。而梁思成和刘敦桢(dūn zhēn)就是凭借这些资料完成了《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纲》的撰写。

    在朱启钤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社长的十几年间先后出版了《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工段营造录》、《营造算例》等古建筑书刊30多种,在国内建筑学界和古建筑研究方面做取得了卓越成绩,他既是古建筑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也是古建筑的保护者和引领者。并培养了一大批古建筑人才,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朱启钤不仅是古建筑的探索者,他还是建筑文化的记录者,对中国建筑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卓越贡献。

    4结尾

    朱启钤不仅在建筑工程实践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古建筑和古文献研究方面也造诣极高。最让人敬重的是因为一本古代的建筑文献,他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作为一个私人机构的团体,朱启钤付出了自己的心血,开创了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先河,对建筑界的影响和贡献是绝无仅有的,也为中国建筑领域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朱启钤用他的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国建筑的发展,在他生活的动荡时期,他用自己的方式,保护和抢救那些珍贵的文物和古建筑,带领一批热爱建筑的年轻人,开创了中国建筑的崭新时代。在他身上我们看到,只要我们勇于求实,勤于专研,善于行动,就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真做所选择的事所热爱的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fv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