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里追求什么,眼睛才能更多更广地看到什么。”
这句台词,出自于最近爆火的电视剧《人世间》。
该剧改编自作家梁晓声的同名小说,记录了一代普通人奋斗、成长和蜕变的故事。
贫民区“光字片”里,人人都挣扎在世间的底层,忍受着艰苦的环境。
然而,有的人摆脱了命运的桎梏,于事业巅峰上阅尽风光。
有的人却陷入了生活的沼泽,在社会泥潭中自甘沉沦。
从他们跌宕起伏的经历中,会恍然惊觉:
原来拉开人与人最大差距的,不是出身,不是家境,而是一个人的认知与格局。
01
世上最大的监狱,是一个人的固有认知
周家的小儿子周秉昆,大半辈子都没走出光字片。
他初中没毕业就进厂当了工人,工作辛苦,收入低微。
多年来,他拖家带口地跟父母挤在老房子里。
有一次跟别人起争执时,他还因一时冲动重伤对方,坐了八年牢。
出狱后,他找工作处处碰壁,想创业也拿不出钱来。
而跟他一起长大的哥哥周秉义,却品学兼优,考上了北大。
毕业后,周秉义还娶了省长女儿,事业扶摇直上,成为市长。
如此巨大的生命落差,看似是命运安排的结局,实则是个人认知不同的结果。
年轻时周秉昆目光狭隘,只顾眼前;周秉义却眼界长远,凡事考虑周全。
周秉昆抱怨过哥哥无情无义,从未利用职权为家里办过一件事。
嫂子主动提出要解决秉昆的编制问题时,周秉义果断阻止了她。
为此,秉昆一度认为哥哥瞧不起自己,对哥哥冷言冷语。
实际上,周秉义只是不想因小利而失大义。
以公谋私只能争得一时好处,清正廉洁才能换来一世安稳。
他坚持铁面无私,行事坦荡,哪怕被人污蔑贪污,也能顺利全身而退。
周秉昆思维固化,不愿改变现状;周秉义思路开阔,洞察世事本质。
周秉义退休前,决定改造光字片,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但光字片的地理位置闭塞,居住环境恶劣,已不适合发展经济。
于是,他打算在王家屯建新城区,让住户们一一搬迁过去。
对于他的改造方案,街坊邻居们不支持,周秉昆也不理解。
秉昆认为,光字片再破再烂,也是几代人扎根的地方,没必要大费周章。
然而,事实证明,周秉义的决策是对的。
大家都搬到新城区后,生活环境大幅改善,经济水平迅速提升,整个地区也都富了起来。
兄弟俩在同样的环境中长大,但真正决定彼此命运的是思维和眼界。
如果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太局限,就很难有逆天改命的机会。
作家良大师曾说:
认知能力决定了做正确的事,这比正确地做事要重要100倍。
很多时候,不是生活对你的态度太残酷,而是你看世界的眼光太肤浅。
被思维禁锢,受认知束缚,无论走了多远的路,都只不过是在原地徘徊。
02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在于见识和格局
周秉昆在一家酱油厂上班时,和几位工友结为了至交。
他们都出身于工人家庭,没什么文化,家境也不富裕。
厂里的效益也不好,事情越来越多,收入却越来越少。
这群年轻人深感前途渺茫,常靠吃饭、聊天排解压力。
其中,志向远大的吕川,总是跟他们格格不入。
别人忙着吃喝玩乐时,他想的是规划自己的未来,改变困顿的现状。
他拜学习好的同事为师,虚心向对方请教不懂的问题。
他还去夜校学习,争取到上大学的名额,前往北京深造。
等学成归来,他已是北京某部的副处长,未来的道路一片光明。
而与之相反的是,当年在厂里笑话他是“书呆子”的曹德宝,却总想不劳而获。
德宝梦想迎娶一位高干千金,当上门女婿,从此平步青云。
但阴差阳错下,他和出身平凡的乔春燕成了家。
春燕勤快能干,在单位评上先进员工,还买了市里的房子。
德宝却好吃懒做,高不成低不就,指望老婆赚钱养家。
秉昆的其他几位朋友,更是从不想着提升自己,整天在厂里混吃等喝。
平日里,他们一旦遇到麻烦事,就让秉昆四处托关系解决。
下岗后,他们也让秉昆找哥哥帮忙,或者指望厂里安排新工作。
最终,他们接连失业,居无定所,生了病都没钱医治。
明明是从同一起点出发,有人跑到了山顶,有人落在了半山腰,还有人始终困于山脚下。
说到底,是见识和格局的不同,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着不同的选择,最终造就了人生境遇的天差地别。
就像猎豹CEO傅盛所说:
“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一个人能不能成事,能成多大的事,主要取决于眼界、见识和思维方式。
认知影响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你心中的边界有多广,脚下的世界才有多大。
你看见的视野有多远,你才能走多远。
03
人的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看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认知水平不够,再努力也没用;认知层次太低,再辛苦也是徒劳。
人这一生,都是在跟自己的认知能力博弈。
那么,如何突破认知局限,实现思维跃迁呢?
1. 向内探索:遍阅群书,独立思考。
作家林语堂曾说:
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一个不读书的人,看不透生活的本质,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
而读书,是了解广阔世界,打开认知大门的第一把钥匙。
在底层摸爬滚打久了的周秉昆,后悔自己没有好好读书。
他找来哥哥姐姐留在家里的名著,如饥似渴地学习深刻的观点。
久而久之,他拥有了独立的思考能力。
工厂效益不好时,同事们都在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他却主动逃离困境,跳槽到收入更高的饭店。
饭店所属出版社的书籍堆积成山,无人管理,他却想到了商机,提出可以开一家书店。
正是长期读书形成的思维跃迁,提高了他的认知水平和人生层次,让他一步一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 向外扩张:升级圈子,见贤思齐。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
周秉义能在官场步步高升,靠的就是跟优秀的人同行。
他常跟处事有魄力、从官场转战商场的领导交流,明白了多干“实事”的重要性。
他还结交了一位苏联笔友,对方为他提供国际资讯,帮助他引进外资,让他的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作家吴世春说:
你的认知基本上会是你圈子成员的认知平均值,圈层之间的认知差异是很难靠思维能力弥补的。
和谁在一起,会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主动靠近有实力,有思想,有境界的人,才能由内而外地提升自我。
04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决定了他的人生结局。
被固执蒙蔽双眼,不愿接受新观念,看不到其他可能性,就会与社会逐渐脱节。
被无知封闭内心,习惯于怨天尤人,不去做任何改变,就会被生活逼到绝境。
只有主动向外探寻,积极向内思考,才能打破认知牢笼,拥抱星辰大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