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24

作者: 雅俗共赏Y | 来源:发表于2021-08-21 22:42 被阅读0次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也同意孔子的观点。有人说申枨这个人是刚强不屈之人,但孔子却说他有欲望(可能是过分的或者私欲),不能称得上刚毅不屈。

    倘若一个人私欲过强,那他就很容易被击败。面对不得不做选择的时候,他会犹豫,甚至判断错误,而徇私枉法之人不在少数。心中没有过多的欲望,才能保持内心的纯洁刚正,做一个正直的人。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子贡所说的,可孔子却说子贡难以做到啊。的确如此,能这样做的人能有几个呢?我们嘴上天天说别人“双标”,实则自己又何尝不是呢。

    人都难免有私心的,我们只求问心无愧即可。每当我们要命令他人的时候,多想想如果这样对自己会是怎样的感受。我们拥有一颗同理心、同情心,让我们时不时唤起它吧!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君子务本,孔子务实。不同于老子,孔子不喜欢说一些玄乎的东西,所以他说的部分往往具有可实践性。他关心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事情,鲜有谈及“性与天道”的。

    所有的问题,都是引起思考;所有的言语,都是为了唤起行动。有时候,我恨不得做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因为除了行动我没法表达。

    一行胜一言,一遍胜万变。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听到后,你能立刻去做到吗?心动不如行动,坐而论道,不如行于天地。

    学的知识越多,越需要我们去温习。如何去温习?实践是最好的方式。

    不要让自己的问题越变越多,细嚼慢咽才能吃好一顿饭,明天的饭今天可不得吃。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文”在古代是对一个人十分敬重的称号。在孔子看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便是判断标准之一,而这两点要做到,并非易事。

    敏而好学,聪明又要好学。方仲永,虽敏却未学,终成为无名之辈。可见,光有天赋还不行,还应当勤学。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有些人,的确有一定学问,但碍于面子,不能做到虚心请教,往往与成功失之交臂。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其实这段话类似的在前文已经提过,君子当谦逊、敬业、爱民。无论是对自己还是他人,君子都应该尽量做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2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jq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