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选你的父母

再选你的父母

作者: 林简明 | 来源:发表于2017-11-28 17:05 被阅读0次

    在一家名叫“猫没了”的咖啡厅里,喝着香草味的拿铁。

    说来也奇怪,我不怎么喜欢喝咖啡但却挺喜欢来咖啡厅的。说起这家“猫没了”的咖啡厅,名字倒是挺吸引的,想当然它的主题必然是猫,后来也发现很多人来这里吸猫的居多,只有我在店里的时候连猫都没碰,还生怕它的活蹦乱跳打碎了我的咖啡杯。

    手中是刚刚在书架子上拿的毕淑敏《切开忧郁的洋葱》,里边有一章题为“再选你的父母”,我本打算看个半本再写点文字,可读完这篇文章我思索起来,不久便急着写下自己的想法,深怕这个好点子会随着咖啡厅的音乐流逝。

    再选你的父母,这标题好像会引起大众的公愤,本父母一来不可再选,二来子不嫌母丑,公开讨论好像是死路一条。但撇开暂时的愤怒,细细思考,这种固有的道德模式又是从何而来,就像东方称自己的生父为父亲,但到了西方便可以称其名字。可谓这种固有的模式只是在某个地方才有的道德规范。再细细思索,甚至我们这种愤怒都不知从何而来。自从我们有意识开始,孝顺就像我们的文化之根。如果你不孝顺,你的朋友会觉得你不可交,你的上司会觉得你不可靠,村子里的大爷大妈也会谴责你;但只要你孝顺,甚至你适婚的时候,隔壁的大婶们会排着队给你物色对象。这种现象很奇葩,但作为国人我们很容易又讲得通。我在看到这篇文章前,曾看过一篇谈论儒家提倡“孝文化”的文章,看来这个“孝”真可谓源远流长啊。

    我们常常看到,许多文人墨客在他们文章中歌颂父母带给我们无私的爱。父母在教导我们的时候,常常用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去判断一件事物,而他们的教育方式也深深潜移默化到我们的骨子里,我们对待事物的做法很大程度上仍然摆脱不了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影响,即使这种做法并非最优解。但我们知道,伟人也是会犯错的,人非完人。作为我们父母的普通人,在和我们生活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教导过失和情绪发泄。所以我们在分析父母的同时,其实也在进一步的解剖自己,也只有从本质上了解了自己,我们才明白我们要的是什么。

    毕淑敏的文章中提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但用教育走出农村的他,身边同学的父母非官即贵,这让他产生强烈的自卑感,所以再次他选择父母的时候他选了乾隆、布什此类的领导者作为父亲,选了玛丽莲梦露此类具有现代气息的女性作为母亲,背后的原因刻画着我们每个人的人性本质。

    如果换做是你有一次选择父母的权利,你会选择一个怎样的父母呢?如果你觉得这个话题非常冒犯,那么换个角度去思考,如果你有孩子,你会怎样去教育孩子呢?

    当孩子在大街上哭着吵着要玩具,你是否会拿起父辈的方式棍棒模式或是宠溺模式;

    当你被工作和生活心烦的时候孩子却烦着你,你是否会用父辈的方式拿起衣架;

    当孩子不好好学习,沉迷某样事物的时候,你是否会把拿起父辈的方式把他扔到某个机构;

    当孩子早恋而耽误学习时,你是否会拿起父辈的方式把他们活活拆散;

    当孩子......

    我们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是继承我们的父辈的,即使我们反对这种教育方式,但事件突发的情况下还是会才用最主观的方式去解决。所以当我们意思到这种观念的时候,如果是你孩子,给他选择的话,他又会选择怎么的你们呢?

    这篇文章的初衷在于借以父母作为参照物,解剖自己,并无丝毫冒犯的目的。选择的父母是如何的类型,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这个游戏中重新认识了你的父母,你在弥补你童年的缺憾,你在重新构筑你心灵的世界。你会发现自己缺少的东西,追求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文章的末段,我大多、或者应该说几乎全部是从毕淑敏那里抄的的,而且这句话的风格也是来源于村上春树,但他切切实实存在的,不像村上随口编个哈特费尔德来欺骗读者。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篇文章的灵感来自于毕淑敏,所以在论述中所表达的意思控制在她文中所规定的范畴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选你的父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le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