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四月不清和

四月不清和

作者: 快哉大王风 | 来源:发表于2016-05-05 22:37 被阅读131次

多年后我离楚入京,欧阳修的故事如在目前,不免感慨系之。可惜我自小生性恬淡,不喜仕进。纵然身处政治中心,却依然读史玩文,奢望做一个闲散之人。只是这两年在北京糟糕的气候里度日如年,使我常常怀念起宜昌的雨季。而这种怀念或许太过私密,以至于我从未对人提及。

西陵峡

印象里宜昌四季多雨。甚者有时雨来,绵延旬月而不去,洪水沿街蔓延,几成灾难。天晴之后,人人争呼“看海”,莫不引为奇观。本地俗语云“天无三日晴”,实在形象之至。有次上课,老师讲到欧阳修与宜昌的渊源,说有句话叫做“庐陵事业起夷陵”。庐陵者,欧阳修也。夷陵者,今日之宜昌也。据说北宋景佑年间,年轻气盛的欧阳修因上书替议论时政的范仲淹辩护,故而遭贬至此。三年之后,欧阳修被召返京,开始了他几乎平步青云的仕途。这位历仕数朝,官至宰辅、号为一代文宗的政治家与文学家,终于没有被峡江的冷雨与僻陋消磨了锐气。我常觉夷陵之于欧阳修,仿佛黄州之于苏东坡。对于初出茅庐、春风得意的政坛新锐而言,能有这样一段谢绝尘嚣的时光以磨砺心性,实在可以说是命运的馈赠。纵然有荆楚的凄风和苦雨,远离枢要的寂寞与不甘,对于一个成熟人格的的迅速养成,这都可谓是天赐良机。

西陵峡

与南方不同,北京是座很少下雨的城市。故宫里时至今日依旧有数百口铜铸的大缸星罗棋布,明清两季,缸中常储水以备火患。自紫禁城营建伊始,宫中即火灾频发。这种很大程度上肇端于气候的灾难,就连三大殿亦无法幸免。在迷信皇天上帝的古代,这种灾难常常被视为上天降下的警示。臣子们往往藉此规劝皇帝,查漏补缺,以匡政事之不逮。而皇帝势必要对此作出回应,或者斋戒沐浴以行郊祀、或者广开言路以听舆情。这种行为在今日看来似乎可笑,然其所体现出来的古人对于天人合一关系的追求,即使放之今日,亦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与意义。

天坛

四月是我的生月,然而自从实习单位离职,我便整日宅在图书馆,读史以度日。校园里的玉兰开了又谢了,杨柳已成荫,核桃已如盖。雾霾与狂风交替着来,杨絮和柳絮如星般转。我始终在等一场雨,可是我知道,雨季不再来了。我想起欧阳修的夷陵,苏东坡的黄州。我想我知道,再艰难的日子,也终会过去。

相关文章

  • 一日一书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当户转分明。

  • 四月不清和

    多年后我离楚入京,欧阳修的故事如在目前,不免感慨系之。可惜我自小生性恬淡,不喜仕进。纵然身处政治中心,却依然读史玩...

  • 诗||四月清和

    我坐在屋檐下 花枝就在眼前摇曳 天空蓝得像是一个流动的海滩 行过的风有时突然静止 似乎在等我 抬起飘落的花朵 一只...

  • 天气清和四月中

  • 2020-05-26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春情

    四月桃花灼灼开, 暗香浮动随影来。 人间清和美景至, 百卉芳菲许同栽。

  • 向日葵,是她的方向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司...

  • 感怀

    雨霁清和四月天, 莺歌燕舞柳如烟。 倘仍固足慵移步, 亏对韶光季不全。

  • 向日葵

    客中初夏 司马光---宋代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译文: 初夏四月,...

  • 众生 四

    那群人拿着刘清和的信物离开了,刘清和继续往前走,原野一望无际,眼前的路一眼望不到头,刘清和百无聊赖,“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月不清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od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