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参加一个戏剧体验课,老师问大家:
为什么说断臂的维纳斯是美的?
这是一个好问题,这个好问题在于,他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或者说,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标准答案。
我当时是这么回答老师的,我说,每个人都更能接受一个有缺点的人,或者说更能接受一个真诚的人,而非完美的人。如果一个人过于完美了,别人总想扒出她一点缺点出来才舒服。比如现在的女明星们,就常被扒出黑历史,比如跟谁又劈腿了,卸妆后又老又丑了,松垮长皱纹了,实在不行就扒她是谁的前任,谁又是她的前任,等等。大家似乎对美的东西有一种怀疑,有一种敌视。所以断臂的维纳斯能给人以真实感。
其次,沧桑更能打动人心,断臂的维纳斯,完美比例的人体,却带着失去双臂的创伤,更有故事和传奇性,就像我们跟人交流时,更愿意跟有故事有深度的人交流,而不喜欢跟肤浅的、无知的人对话。
综上所述,一个真实的,自带创伤感的作品,更符合人们心中美的标准。
这是我信马由疆的表达,代入了我主观的理解,或许用来解释“维纳斯为什么是美的”,有点牵强。
老师说,从设计的角度,我们可能会给维纳斯的双臂设计很多种可能性,但无论如何设计,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觉得美。疫情期间,由于大家都戴着口罩,我们发现,周围的人颜值突然集体上升,地铁上全是帅哥美女,疫情结束后,发现颜值又回归到了正常。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口罩遮住了我们的脸,让我们有了极大的想象空间,我们会想,这双眼睛应该配一个高鼻梁,再配个厚厚的嘴唇,脸型最好是有点棱角,这样看起来会很协调,我在想象过程中,一定会给他们做个完美的搭配,但是摘下口罩,却常常发现相距甚远。因此,一个作品如果能调动人的想象力,观者就会自动把那个不完美的残缺的部分进行弥补,反而成就了这副完美的作品。
想象力这件事,有时想想却是奢侈的,甚至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合时宜的,由于我们很多工作都是标准化的,或者看上去至少是整齐划一的,我们的想象力缺少鼓励,常常处于死机状态。
然而许多有魅力的作品,却又是残缺的,比如西安兵马俑,以及有明显涂改痕迹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第二行书《祭侄文稿》,甚至万里长城。
正因为残缺,才让我们形成更完整的史观,在追求艺术完美的同时,同时接纳世界的生死幻灭,残酷残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