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的我们,往往把原则当作一种最低的底线,随着年龄的增长,涉世的深入,我们的原则越来越少,底线越来越低,曾经纯真的执着和坚守跌入世俗,只扬起一段尘埃供人追忆。
从小,我就是个原则感很强的好孩子,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从记事开始就被长辈和老师们灌输了很多正能量的人生信条: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善良勇敢……在这些信念的引导下,我曾对这个世界怀着无比坚定的向往与希望,并为自己能“坚守”原则拒绝“诱惑”而感到小小的自豪。
从上一年级开始,老师就告诉你,如果你给同学抄作业,那不是在帮他,是在害他!对此,我一直坚信不疑。一方面出于对同学的“责任感”,一方面也是害怕被老师发现,我从小学开始就始终坚守着这样一条原则——绝不给同学抄作业。可不久我就发现,当他们抄不上我的作业后并没有“改邪归正”,因为全班不止我一个人做了作业,于是他们转而去抄其他同学的作业。于是那些“无偿”提供作业的同学们越来越受欢迎,人缘越来越好。而相比之下,我却显得如此矫情小气、冷漠无情。这件事在我还年幼的心灵上添了一层挥散不去的阴影,那时的我还不能完全理解为何坚持“正确”的人反而会遭到同学的疏远。直到上大学,我依旧保持着这个习惯,不替人做作业,不替人代课,不替人考试,不替人向老师撒谎请假。现在不做这些早已不是为了什么坚持原则,而是当我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心中总有一个过不去的坎,仿佛儿时的阴影又笼上心头。当然也会有同学发出“连这点小忙都不肯帮”的埋怨,但这些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司空见惯的事情,在我心中却依然无法释怀。
除了这件事情,最令我难以忘记的就是所谓的“互助小组”。每到期末,老师就会将一位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位成绩差的学生安排到一起组成互助小组,当大家提起此事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此举让成绩不好的同学受到了伤害,其实此举也常常会让成绩好的同学受到伤害。帮助同学固然是光荣的,可往往被帮助的同学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帮助,相反,他们会将好学生当作是老师用来监督自己的眼线,因此他们不但不领情,反而常常和好学生作对,认为他们多管闲事。而那些乐于助人的同学往往是好心没好报,怀着一肚子委屈却不知道该找谁诉说。小时候我也常被老师组成互助小组,这么多年了,我也没听说过哪位同学因为我的帮助而有了什么长足进步的。
坚持原则,坚持美好的人生信念是没错的,错的是当我们的长辈老师们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多美好的时候,他们忘了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很多不美好,而仅存着对所谓“正确”原则的坚持,是不足以面对这一切的。
我身边有一个小男生,他在一场考试中揭发了一位作弊的同学,作弊的同学受到了老师严厉地批评,并且禁止他参加这学期所有的考试。然而这位“正义”的小男生并没有受到褒奖,相反,他的家长却责备他多管闲事。你让同学们以后怎么看你?你怎么和同学们相处?为什么全班那么多同学都保持了沉默,只有你一个人站了出来,难道只有你一个人长眼睛了吗?
这个男生有错吗?没有。他的家长有错吗?似乎也没有。男生在揭发同学的同时,意味着也会遭到同学的记恨和鄙视。那么,到底是谁错了?
好孩子往往是斗不过坏孩子的,因为坏孩子们没有顾忌,他们可以撒谎,可以违纪,可以为所欲为。而好孩子们却被心中太多的规矩和原则所束缚。我们坚持着诚实守信的原则,却发现考试作弊者大有人在。我们相信用努力创造未来的信念,却发现你十年的努力也许还抵不过别人的一个关系。当善良被嘲讽,当真诚被质疑,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个世界的我们只能怀着落寞的希望,一个人躲在角落中质疑和迷惘。为什么这个世界和老师、长辈、书本上所描绘的不一样?
老师、长辈、书本,他们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有原则,守规矩的人,却恰恰忘了教我们如何对付不守规矩的人。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仅仅凭借着弘扬真善美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日后我有了孩子,我想,教他如何正确和生活中的假恶丑斗争才是更为紧要的。因为前者让我们对生活燃起希望的火苗,而后者,却能让这火苗燃烧的更热烈更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