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469280/f3fd7e0aa2403b98.jpg)
鱼好吃,却多刺,但刺多也是印证了鱼肉的鲜美,这样的共存也大概是要告诉世人,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
为了饱口腹之欲,古今厨师们都想出了各种各样去鱼刺的法子。厨师的精湛刀工下,鱼肉被一刀刀“片薄”,食起来骨刺全无,被称为无骨鱼。
国内最受欢迎的无骨鱼片做法肯定是水煮鱼片了。那亮晶晶的红油上,汪着一片又一片雪白雪白的鱼片,还有花椒散发出来的香味混着鱼肉的香气,让人闻着便垂涎三尺。夹上一筷子,薄薄的鱼片就随着筷子的移动颤颤巍巍地抖动,麻辣鲜香的气味迎面扑来,让人都顾不上烫嘴,就急着把鱼肉塞进嘴里。
无骨鱼的做法很多,有蒸、焗、煎、炒、焖……各种各样的做法都有。但无论何种做法,都是要先将鱼起骨,鱼肉切片,然后再用不同的做法。
从前有间在市区江门竹排街的饭店,门外一个招牌“千层无骨栋企鱼”,号称一天能卖出300条。
这“千层无骨栋企鱼”,选用水库养的大头鳙鱼,去骨,整条鱼肉厚切,不断皮,然后鱼肉倒挂在架子上上桌。
因为鱼是竖着的,看上去就像是站着,粤语叫“栋企”,再加上挂起的鱼肉被片成一层又一层地叠着上,就被叫作“千层无骨栋企鱼”了。
实际上就是用粥水浸熟鱼片,卖点就是将鱼起骨后,鱼片挂在架子上上,粥滚后,用剪刀剪鱼片,下粥水浸熟,加姜丝、葱花,鱼片再蘸酱油吃。
切鱼肉的刀工很好,鱼肉很厚,吃起来的确感觉不到有鱼刺,难怪会说是八十岁老人三岁小孩也可以放心吃的鱼。
但都不如鱼面,入口爽滑如面条一样,绝对不会发生鱼卡刺的问题。
鱼面,属于新粤式的特色美食。有粤语说法:“肚饿食返碗鱼面”,就是广州人每天生活的真实写照。不过,鱼面在珠三角一样受欢迎,在江门的很多酒楼,鱼面都是用现场制作方式,来招揽顾客的一道菜。
鱼面最早做法是将以马鲛鱼为主的鱼肉,加入小麦粉或者淀粉,与食盐按配比混合,挤入沸水中烫成面条状,故称鱼面。
纯手工制作的鱼面味道鲜美,弹性十足,保留了鱼鲜,却没有鱼腥味。
现在的鱼面大多是选用优质的鲮鱼肉,打成鱼青后,再用裱花袋挤成一条条细长的鱼肉“面条”,用鱼骨熬成的上汤灼熟。
所以,只要一回想起平时鲮鱼滑入口的爽滑鲜甜,就总是会让我想起鲮鱼肉的美味。
不过,在外面吃过几次鱼面,感觉很一般。入口爽滑不足,有些粘口之余,还没有吃出鱼肉的鲜甜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