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吃鱼 勿选小刺多的鱼小鱼刺学名叫做肌间骨,有的鱼很多,有的鱼则没有。
我国的传统的淡水鱼中其实大部分都是一个家族的,叫做鲤科,包括最常见的鲤鱼、鲫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理科男一样,鲤科鱼的毛病也是刺多不够圆滑,因此在给孩子选择鱼的时候,尽量避免这些,或者用加工方式来弥补天然缺陷。
相比运动较少天天宅在池塘里发呆的理科鱼,海鱼大多肌肉强劲,不需要肌间骨来支撑,这些六块腹肌的鱼,给孩子吃起来更适合一些。
海鱼,尤其是深海鱼相比淡水鱼有不少优势,比如DHA含量稍微高一些,比如生存水体相对干净,吃起来也放心,而且刺也少。但是海鱼在选择上有一个严肃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汞。
汞会危害胎儿和婴幼儿的发育。
汞,水银,除非你要学皇上吃朱砂想长生不老,否则这种有毒的元素还是离远一点为好。汞和绝大部分含汞的化合物,毒性都很高,尤其对神经系统会造成损伤。相对成人,WHO认为汞“尤其是危害胎儿和婴幼儿的发育。”
只不过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比如海水里的汞。自然界中本身就有一定的汞,而现在又有大量的汞的化合物随着人类的工业生产排放到了自然中,随着江河奔流到海不复回。而当海水蒸发的时候,这些物质不会跟着跑到云彩里。于是海洋中汞含量越来越高。
生态圈是个金字塔: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什么呢?吃含汞的各种浮游植物之类的。于是汞会随着金字塔的升高,而逐渐累积的更多。在金字塔上爬的越高,体内汞含量越高。作为金字塔最高层的人类应该怎么做呢?就是尽量吃金字塔下面一些的鱼,别吃食物链里等级高、含汞也高的肉食捕猎者鱼类。
最好别吃这些鱼:剑鱼、鲨鱼、旗鱼、大眼金枪鱼。肉食捕猎者鱼类,这些鱼类恰恰属于最好别吃的级别。
每月吃不要超过3次的鱼:石斑、金枪鱼、黑鲈鱼。
剩下的还有些汞含量比较高的鱼,也尽量少吃,每个月吃不超过3次的包括石斑、金枪鱼、黑鲈鱼等等。
每月可以吃6次以内的中等含汞量的包括淡水鲈鱼、阿拉斯加鳕鱼、银鳕鱼、龙虾、大比目鱼等等。
可以随便吃的:虾类、沙丁鱼、凤尾鱼、三文鱼
当然含汞很少,可以随便吃的不只是鱼,包括:虾类、沙丁鱼、凤尾鱼、鲳鱼、鲶鱼、蛤蜊、比目鱼、黄花鱼、三文鱼、扇贝、牡蛎、鳎目鱼、鱿鱼、罗非鱼。
除了注意选择合适的种类以外,另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比如别总想个头大的鱼更好,鱼龄越长意味着含的汞越多。也不要总想选择一些别人吃不到的珍奇鱼类,一些人迹罕见的水域里的高级鱼往往活了很久,也意味着积攒了很多年的有毒物质。
不是价格昂贵的海鱼含汞量就少,比如快餐店鳕鱼汉堡和鳕鱼条中使用的狭鳕,比银鳕鱼便宜不少,但是汞含量还低一些。而另外一种推荐低汞鱼种是三文鱼,我们吃的三文鱼都是人工养殖,虽然超市总是三位数的,其实正常进口离岸价格也就是30多一斤,海鲜批发市场的分割零售价格也就是50-60左右。
最后借用一下美国食品药品局FDA和环境保护局EPA联合给出的建议,回答一些最常见的问题:
Q:哪些人应该吃鱼?
A:孕妇、准备怀孕的妇女、哺乳期的妈妈、儿童。
Q:那么一周应该吃多少鱼?
A:每周应该保证吃2-3顿不同种类的鱼。对于哺乳期妈妈和孕妇来说,大概是半斤左右,对于孩子则保证正常2-3顿即可。
Q:推荐哪些低汞鱼?
A: 大部分常见食用鱼类的汞含量并不高,比如狭鳕、三文鱼、鳕鱼、鲶鱼、罗非鱼、大多数淡水鱼等等。海水鱼都是掠食性鱼类,建议选择深鱼。
Q:自己钓的淡水鱼汞含量如何?
A:淡水养殖鱼类用的饲料并不含汞,但含有激素和抗生素。建议首先选择上游水库野生或网箱鱼,选择草食、杂食性鱼类如草鱼花鲢等。
Q:环境污染状况如何比较?
A:总体来说,海洋好于陆地。深海和极地洋好于近海浅海,人口稀少的地区好于人口稠密地区,河流上游好于下游。
后记 : 儿子鱼刺卡过,总是把鱼肉与猪肉混合剁细,做成肉丸,略炸定型、水氽圆子,成菜均很方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