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小张上辅导班回来说,妈妈,我今天遇到红姨了。红姨看上去又好看又年轻。
我不由笑了,这小子可能是大了,开始观察起外表来了。
红是我高中同学,每天都妆容精致,烈焰红唇,长长的眼睫毛一忽闪一忽闪的,确实挺好看。
我每天都素面朝天。放假这几天,除了去门口超市买生活必须品,顺便扔垃圾,基本就不出门了。早上起来,用清水洗下脸,别说化妆了,洗面奶也不用了,护肤品也不用了,宽大的居家服一穿,一天就开始了。
红穿衣也很讲究。每天换衣服,秋冬季大衣、羽绒服一周也会换三件以上。并且,以我对服装品牌和面料质地的了解,红的每件衣服,买我全身的行头还绰绰有余。
我常常纳闷,夏天衣服天天洗,其他三季的衣服也要天天洗吗?穿不坏也得洗坏了。
我倒是有好几件羽绒服,但常穿的是四件,全是黑色的,样式并不相同。我觉得黑色的特耐脏,连续穿一两周没问题。
一次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你是不是就一件羽绒服呀?大家说你怎么总穿一件呀?
学生的话让我觉得又好笑又惭愧。我怎么可能就一件呢?我怎么就把四件衣服穿出了一件的效果呢?
这应该与家庭教育有关。
父母一直要求我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要讲吃讲穿,更不要描眉画眼、涂脂抹粉。这个观念深入我心,以至于,我在最美的年华错过许多美丽。
现在,我仍然素面朝天,但不妨碍我欣赏他人的美丽精致。
——每天好好洗脸,好好化个妆,特别是涂点口红,穿得体的衣服,心情真的会不一样。
——衣物用品要尽可能用好一点的。好东西会给人带来能量。当然,物品要跟自己匹配,也就是要适合自己的经济能力、身份、地位、年龄。
人不为物所累,也算是生活的智慧吧。
除了穿衣,我觉得精致生活还应该有仪式感。
想起一个故事:
二战期间,一位俄罗斯妇人在火车用餐,她先在面前的小桌板上铺上干净的桌布,拿出一片面包,然后用心摆盘,慢慢享用。好像不是在飞驰的列车上,更不像在炮火的轰鸣中,而是在自家的后花园喝下午茶一般悠然,
我觉得这位俄罗斯妇人在火车上用餐的从容淡定以及仪式感堪称“精致”。
朋友艳是个美食达人。艳每天的早餐不重样,虽然老公和孩子都在外地,但“一人食”,她也做得赏心悦目。
她说,用心准备一道道美食,且完美地呈现,再美美地享用掉,是一天里最重要的仪式。
我一直觉得,一个女人能把一日三餐用心做好,就是件很精致、很了不起的事情。
而情人节时的玫瑰、生日时的蛋糕、结婚纪念日的礼物……这些生活中的仪式,所代表的,是过日子的热情,幸福的能力,以及精致的生活艺术。
如果再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日子就会更美好了。
工作之余,琴棋书画诗酒茶,每一天都丰富多彩,每一天都热气腾腾,这样的人生就不会单调,更不会平庸。
慢慢执行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