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它在某个地方藏了口井。”
我是在接连好几天的暴雨中遇见《阿勒泰的角落》的,学校原定的“三大球”比赛因暴雨取消,一向紧张忙碌的学校生活突然变得悠闲自在起来,在教室里上完自习后,便连忙赶回寝室,好似“偷得浮生半日闲”,翻开这本书,我即刻看见一条雪白的、一尘不染的道路,蜿蜒而极其自然地通向天地的另一边,一个仿佛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它轻声说着:“等你很久了”。
于是一颗审美疲劳、近乎枯竭的心被这一场场雨肆意冲刷着——
李娟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她用最自然最朴实的语言将最真实的生活展现在读者面前,而这生活最真实的一面所蕴含这的美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长期以来一直所忽视的,我们太忙,忙得忘记了生活是什么,该怎样去生活,也忘了生命旅途中那些细微而美好之处,而这美好往往来得不经意却给人的灵魂深处带来深深的震撼。
李娟高中毕业后一度跟随家庭进入阿尔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铺,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那里气候十分干燥,有着铺天盖地的黄沙,冬天更是严寒到几层棉被都不够保暖,而在这本书中,李娟写她在阿勒泰的生活,却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像泰戈尔所说“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
我一个人住这么大的房子,半夜总会因为冷而醒来,裹着被子下床,往炉膛里添块煤。黑暗中我蹲在炉子面前,透过炉门看着炉火沿着黑煤块一丝一绺慢慢地越燎越高,热意越来越清晰。后来我的前额烤得发烫。我看到那火焰缠裹着一张面孔,她热烈而忠贞,使我爱慕。我裹着被子,想到自己是一个人在这间大房子里,房子在空旷安静的废墟里,废墟在雪野之中,四面荒茫……这是在阿尔泰深山中,阿尔泰在地球上,地球在太阳系里,而整个太阳系被银河系携裹着,在浩瀚宇宙中,向着未知的深渊疾驰而去……
金鱼在她的笔下也是那般梦幻空灵,带着某种秘密,为平凡的日子增添了情趣。
鱼缸里水面平静,这水面如同皮肤一样敏锐地感知着疼痛,并且不可触动。鱼在透明中静止,是透明中静止的一团色彩,似乎快要渗开了去,却一直没有。鱼又缓缓游动,透明中全是寂静的歌声。我们躺在暗处的床上,头往鱼缸那边扭去,看到一束光线从裂开的云隙中迸出,穿过狂风暴雨,穿过狭小的窗户,穿过室内空气中寂静的夜尘,倾斜地投向鱼缸。金鱼清洁纯粹的、灿烂鲜艳的身子,在那束光线中平稳地走来,如同这混沌世界中一颗静穆明澈的宝石。面对那样的宝石,即使是一颗已经开始老去的、粗糙的心,也能看出奇迹来……
我有时会想,当现代文明的巨大车轮朝我们“咄咄逼人”地驶来,人类会展现出一副怎样的姿态,惊慌?从容?昂扬?麻木?最怕的还是“麻木”吧,我们越来越“先进”,似乎早已不屑从前平静无聊的生活,于是我们毫无留恋地同过去的日子挥手告别,不带走任何东西。我们的眼神越来越空洞,每一次活动时都要先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还美名其曰“记录美好生活”,我们与自然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远,到最后只剩下一副形式主义的空壳,也不觉有何不妥,成为书中所说“快乐而虚妄的灵魂”,“因为始终不能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何不妥,也会坦然轻松地过完一生,又因为毫无遗憾而永远消失。”
我们的时代需要这样的文字,来自阿勒泰的精灵吟唱,“慢日子的素描”,正如“草木一枯一荣间,生命的美感在笔下缓缓流淌”,书里一篇散文中对花儿细致真实的描写显示出李娟对植物的美学追求,折射出她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
一朵花所能闪烁出的光,也许连一指远的地方都照不亮,但却是它所呈现出的种种美丽中,最神秘诱人的一部分。
花的世界向我透露的东西只有它或明显或深藏的美丽。并且就用这美丽,封死了一切通向它的道路。我们多么不了解花呀!尤其是想到,远在人类诞生之前,世上就有花了,人类消亡以后,花仍将一成不变开遍天涯……便深深感觉到孤独的力量是多么深重巨大。我们和世界无关……
又想起《瓦尔登湖》中所写:
静静地生活,无声无息地度日,芸芸众生在这样的绝望中听之任之,听其自然。所谓的听天由命更是一种确定无疑的绝望。你从绝望的城市到绝望的乡村,不得不以水貂和麝香鼠般的勇猛来自我安慰,那种下意识的绝望其实就潜藏在人类所谓的游戏和自娱自乐之中。这些问题我们曾以问答测验的方式思索过,这种游戏中其实并无娱乐可言,因为工作之余才可娱乐。但是,不涉足绝望之事,才是智慧的表现。
文字是有力量的,这本书让我“不涉足绝望之事”,重拾一颗关心自然、热爱生活的心。每当我烦扰苦恼之时,脑中总会出现一幅画面——大雪覆盖了整个村庄,把它从这个世界藏起来,而有一群人,质朴而真实,把苦难幻化为一首首美丽的诗词,静默地过着一生,诉说着一个平淡无奇的故事——从前从前,一切都很慢很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