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导弹硕士逃脱英年早逝感言

导弹硕士逃脱英年早逝感言

作者: 遇知音 | 来源:发表于2022-04-07 23:56 被阅读0次

近年来,精英人士英年早逝现象越来越多。笔者所在空空导弹研究院几乎每年都有科学家早逝。笔者也曾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人物。

笔者从小体弱多病,从上高中开始拉肚子整整十年到硕士毕业不再吃大锅饭才终止。我还曾患过慢性前列腺炎、脂肪肝及顽固性皮炎等。特别是我从1984年7月8日遭遇高考惨案那天开始有持续35年的"失眠"史,多次患上抑郁症接近精神崩溃边缘,痛不欲生。

笔者自1991年1月硕士毕业参加工作,一直是单位里的老病号,长期身心俱疲,享受公费医疗多次住院。

2008年果断放弃晋升空军大校的机会退出现役,开始调理身心,十多年过去,方才彻底摆脱健康困扰。

回顾与疾病抗争的漫漫人生路,深深感受到犯过太多低级错误,走过太多弯路,做过太多无用功。

总结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教训,笔者发现多数情况的英年早逝都是能够避免的。因为绝大多数疾病都是生活方式疾病。只要高度警惕,及时装修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预防多数不治之症。

英年早逝悲剧往往是对健康掉以轻心犯下低级错误所致。譬如榜样县委书记焦裕禄42岁患肝癌去世,真正的致病原因是他在洛阳矿山机械厂工作时经常加班,为了夜间提神他竟然常常用工业酒精漱口。科学家研究导弹武器装备,试验中出现蛛丝马迹都会引起高度重视。却独独忽略了身体发出的信号,就如扁鹊见蔡桓公,旁观者指正问题所在,当局者却麻木不仁,依然我行我素。

老子《道德经》有言:“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道理并不难,难的是落实到行动上特别是生活习惯上。如何才能确保做到防微杜渐预防疾病防范英年早逝呢?笔者建议参考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质量档案作法,尽早养成写健康日记的习惯,用日记记录一份持续连贯的健康档案。特别是有缘的家长朋友,帮孩子从小养成写健康日记的习惯,小时候杜绝留下病根。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可确保一生健康。

日记是管理人生的工具。当身体生病或出现异常苗头时,高度重视,对问题进行认真记录和识别。管理学有个著名的吉德林法则:把问题清清楚楚写下来,就相当于解决了一半。这个法则同样适合人们应对身体健康的预警和管控。

疾病降临也没有必要惊慌失措,尽早到医院体检排查诊疗,必须要时求助医生采取医疗措施,与此同时还要从生活方式中找根源找规律。若能铲除生活方式根源,多数慢性病疑难杂症甚至不治之症完全可以康复。

美好人生工程发起人李美志2022年4月7日世界健康日感言日记

如果于娟早点写日记就不亡羊补牢的抗癌日记而是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日记 太令人意外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导弹硕士逃脱英年早逝感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te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