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庄河

作者: 觀風䖏 | 来源:发表于2023-09-15 23:59 被阅读0次

    大庄河是北沟的一个拐沟村,梁庄后与主沟分岔右拐。再行二里地,与途经许寨的石万路再分岔左拐。行个三五里便是。

    我以前去过大庄河,带记者采访北京知青回村。乡亲们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欢迎他们。知青们插队到甘泉,就数大庄河人最多了。他们走了,走不了的是对于大庄河的回忆和情谊,忘不掉这个流过汗水和热泪的山村。

    这天,我与黄老师前去,车停在队部门口,人往左手进了满是老窑院的山沟。一会儿听到人声鼎沸,一群老婆老汉围坐打扑克,旁边一位俏媳妇默默地看。很快话题扯开,我知道这个村杂姓多,有湖南湖北的,但大都是榆林上头的。“你们能解决啥问题呢!能不能把我家的移民搬迁问题解决了,不让我住土窑,那你们要给我家箍几孔石窑。”一位胖乎乎的农妇站起来盯住了我发难。我明白在农民眼里,公家人都是一个单位的,无奈只能讲解一知半解的移民搬迁政策。看着我尴尬,农妇憋不住,哈哈大笑,说逗你玩呢,她家不缺窑。原来是故意捉弄我。俏媳妇从城里来,听我来意就明白,建议我到隔壁瞧瞧,那窑面上有字。

    隔壁米家的主妇放下手头活计,一杯热茶端上来。她家的石窑正面的石扁,刻着“自力更生”四字,就是看不清年月。这个词汇产生的大致年代我懂,为了得到确切纪年,我和黄老师下到门前硷畔下的仓库搬木梯,借助它终于瞧见了1976年的字样。这些石刻反映了特定时代的印记,当然有价值。我给主家讲,一定要保护好,别让它遇水受潮,那样会碱化。主妇诉说他们在三十年前买的窑洞,花了一大笔积蓄,可惜现在农村人越来越少,地方越发的不值钱。

    我和黄老师分头拍摄,不约而同去了村里的最高处,那里有一座黑龙庙。庙宇古老,砖木透出沧桑的气息,我记得上次来是雪天,村民扭秧歌谒庙,我曾瞧见过金石类的古迹。接着搜寻,不见古碑,一尊石狮矗立,盯着沟口的方向。一棵古树下吊着一孔铁钟,看文字,是道光十六年所铸。庆幸今日搜索的细致,险乎错过。

    与87岁的张广发老人相遇,听他的故事,也许就是缘分。我在村内庙内转悠的差不多,拍了许多照片,手机电量不足,就动了回家的念头。村委会院后,遇到一位老者拄着拐杖,坐在门前硷畔上的大铁罐上,苍老的身影一直面朝着远方,一动不动。在即将与他擦肩而过的时候,老者转过头来看向我,问我是干什么的?姓什么?我回答了两遍他才听清楚,我才知道他耳背。细看他,这是个瘦干的小老头。板寸的头发已全白,眼睛浑浊,嘴里没牙,蠕动的嘴唇有些发黑。

    或许我的回答让老人感觉满意,一位搞文化的人,和他一样都姓张的人,可能触动了他的心底,于是他给我讲述那不堪回首的往事。张老祖籍山西万荣县太极村,祖辈遇到灾年,迁到了安塞招安。他9岁那年,父亲36岁病逝,丢下了他母亲和4个儿子,张老是大儿子。他五舅偷偷把他母亲卖到了梁庄邵家,外公阻拦不住,其他几个舅舅都不管,当然年幼的张老不知道这些,只是和3个弟弟哭着找妈妈,3天吃不上饭身体都浮肿了。这时,狠心的五舅把他也卖了,名义上是喂养给了人家。那家人家底好,有地有牛群,就是生不出孩子。一开始对他很好,但就是要他叫大叫娘,他不愿意,说自己有大有娘,不愿意给别人做儿子,大没了,还有一个不知道被卖到哪里去的娘。他还说,自己已经9岁了,愿意给他家放牛,换一碗饭吃。刚开始这户人家男女还迁就他,任由他每天赶着牛群外出放牧,但不死心,时不时的提这事,他始终不答应。一天,男人忍耐不住,跳起来扇了他几个嘴巴,被打疼的他在院子里放声大哭。女主就说男人,孩子家的,慢慢来,总有喂熟的时候。从那时起,他就更想念自己的母亲。一次放牛回来,得知女主和人赌博扣明宝,男主在旁照看着,没注意到他。邻居给他说,你要想逃走的话,这就是个机会,要走就把牛群赶到圈里。待他把事办妥了,邻居塞给他几个糠窝窝,大致指了个方向,他就赶紧逃跑。可山里的路看着都一样,走了许久都没走出来,原来这地方离招安镇还有25里地。张老没说细节,反正终于回到了外公家,外公把他藏在了洋芋窖内,安排了人偷偷给他送饭,一家人就瞒着他五舅一人。纸里总是包不住火,他五舅回家问爹娘:“那小兔崽子回来没有?”张老外公外婆大气也不敢出,只说没见。“小兔崽子能跑哪儿去呢!让我逮着,非砸断他两条腿不可。”他五舅满脸狐疑,恶狠狠地说,转头走了。老两口这下坐不住了,商量着怎么才能保全这可怜的外孙。最终咬咬牙,外爷到洋芋窖给孩子说了实情,“不是外爷心狠,外爷保不住你,还是外出躲开吧。”外爷塞给他一包干粮,安顿他去安塞找他一位朋友。少年能理解外爷,洒泪告别,惨白的月色下,它怀揣干粮跑向山巅,回望凄冷的大庄河,毅然沿着安塞的方向出发。安塞之行很顺利,外公的朋友姓周,种地又做着开店的小买卖,给了9岁的少年难得的庇护,让他的一生都感激。而少年也不吃闲饭,力所能及地帮着干活。这样一直长到13岁,思念母亲和同胞兄弟的心如野草一样疯长,少年终于下定决心回家。待见了外爷外婆,才知道3个弟弟先后被他五舅卖掉。外爷外婆看到外孙长大了个子,喜极而泣。少年问到母亲,没人告知,他独自寻访,终于在梁庄邵家,见到腹部隆起的母亲。可怜的女人,到哪都沦为生育的工具。看着突然闯进来的少年,母亲竟然没认出来亲生儿子。少年冷冷的说:“你这做娘的是不是早就忘记了张家父子,忘了36岁就死去的男人,忘了丢下的4个儿子,被人当牲口一样卖掉。”母亲愣住,旋即大哭,“儿呀,娘怎么能忘了你们,你们都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少年立即就原谅了同样悲惨的母亲,扑上去与母亲相认,相拥而泣。母亲让他别流浪了,就和她一起生活,随即哀告后夫。邵家这个男人看着长高了的少年,眼骨碌一转,答应下来,但是要干活。少年自信地说:“给我三十亩地,我能养活娘和我自己,该交的租子少不了你。”就这样,少年成了种田的好把式,几年的历练让他沉稳,渐隆的肌肉让他吃苦有了可能。风里来雨里去,秋天庄稼丰收,让少年喜不自胜。可邵家这个男人,趁他不注意,一股脑的把收获的庄稼全卖了,没给他留一点。冲动的少年找男人算账,男人轻蔑地看着他,“你吃我的喝我的,你娘这几年花了我不少钱,母债子偿,这下两清了,约定来年才能算数。”少年只能忍气吞声,产后的母亲身体虚弱,他不能负气,能陪着母亲就好,哪怕已经成了别人的老婆别人的娘。这样,少年又辛苦干了一年,侍弄的庄稼是十里八乡最好的。收获完成,看着成堆的粮食,少年喜不自胜,终于有了余粮也有独立的力量。这时,邵家男人气喘吁吁跑上山来,说他母亲病危,让他快下山照看。山下,少年见到母亲,虽然瘦弱,却并无大碍,才恍然清醒,暗道不妙,中了奸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再爬山,哪里还有半颗粮食的存在,再寻那男人,早没了踪影。瞧着明镜似的乡亲告诉少年,你那个后大早就安了脏心,他欠下的赌债就全靠你来还呢。悲愤的少年,决然离开,独自回到大庄河,他要用自己的汗水,养活自己,成家立业,迎回母亲,追回尊严。十五岁那年,母亲终于扛不住命运的折磨,撒手人寰,被埋进邵家祖陵。少年独闯邵家,但双拳难敌众手,被赶回大庄河。屈辱记在心头,张老筹谋着如何夺回母亲,他疯狂的劳动,一身腱子肉让人望而生畏。他联系到三个弟弟,他争取乡亲们的道义支持。在十八岁那年,已成长为青年的张老,手拿两把斧头,恰似李逵降世,带着一把小弟闯进邵家祖陵,硬生生夺回母亲的尸骨,埋回大庄河山上父亲的身侧,苦难的人终得团圆。青年终于放下心中的执念,伏在黄土堆上,嚎啕大哭。

    天色渐晚,手机早已缺电关机,我知道黄老师在我车旁等待许久。若是照这个讲述速度,再有这俩时辰也不得完,我刹住感同身受的泪水,不禁心中暗暗着急。张老这时却停止了讲述,他佝偻的身影,一似山头黑龙庙的那尊石狮,朝向父母安息之地,他说:“这就是我的童年。”而后无语。我告辞而去,那尊身影,于夜色朦胧中纹丝不动。

    我那天晚上,夜不能寐,文章开了个头,没再写下去,考虑写大庄河大篇幅的记述是否合适?时间过了近半年,张老那悲怆的讲述依然萦绕在耳边,那如石雕般的身影如在眼前,挥抹不去。今年88岁的张老,应当是1936年生人,故事基本发生在解放前,罪责都在万恶的旧社会。决裂过去的一幕,挥手告别大庄河历史长河的一片云烟,是非善恶,读者需辩证地看。

    2023年9月16日图片:

    大庄河村前 队部 村路 村路边 米家的院落 米家的窑洞 1976年镌刻的“自力更生” 路下有仓库、粮囤、厕所和猪圈 继续走 拖拉机上了脑畔 通向庙宇的小路 老伴呼喊着吃饭 每一位老人都有故事 弯弯的村路 从窑院侧面走 回首来时路 沟内最后一家 黑龙庙的槐树 照庄狮子 黑龙庙 道光十六年的铁钟 钟内乾坤 庙前远眺 残迹 窑上的石缝长出的树 院落 从老窑洞下来 87岁的张广发老人 张老向我讲述了他苦难的童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庄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ub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