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
几天前几位友人小聚,谈到我上师范时的王文海老师,提到王老师是我们的老乡。我愕然,这一点倒是上学时不知道的。这次友人相聚,也唤醒了我脑海中沉封已久的回忆,时隔二十多年了,我把回忆片段拼凑起来,眼前浮现了一位年轻英俊的语文老师的形象,没错,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王文海。
王老师教我们《文选与写作》。记得最初教我们这个学科的老师姓杨,王老师是在师范的第三年才教我们的,后来听说是杨老师调动工作到南阳了。那时王老师大概有二十多岁,中等个子,经常穿着一件很板正的西服,浓眉大眼,洋溢着青春的气息。
王老师声音很浑厚,很有磁性。记得在学习《鸿门宴》一文时,王老师给我们范读课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我们都沉浸其中,被书中紧张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二十多年过去了,王老师那富有磁性的声音“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似乎还回响在耳畔。
王老师唱歌也很好听。一次课讲完了,好像是有同学提议吧,要老师给我们唱歌,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王老师欣然应允,给我们唱的是《外婆的彭湖湾》,那深邃的眼神,清澈的嗓音,使当时班里的好多同学更加崇拜王老师了。
在我的印象中,老师应该就是很威严的,而这样一位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的老师,学生们怎能不喜欢呢?
那些年同学们喜欢看小说,达到近乎疯狂的地步。《平凡的世界》、《简爱》、《穆斯林的葬礼》、《红楼梦》……谁手里有一本,同学们争相传阅。图书室开放日,我们更是争先恐后地排队借阅。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堂课,王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穆斯林的葬礼》,我们在一起探讨了好多问题,如“穆斯林的葬礼”究竟埋葬的是什么等,青春年少的我们,个个表现欲强烈,大家叽叽喳喳地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快,一节课不知不觉中过去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节课在我的脑海中仍记忆犹新。
王老师用他独到的方式,带领我们走进文学的殿堂,带我们尽情吮吸文学宝库的琼浆。上师范的那几年,那懵懵懂懂的岁月里,疯长的求知欲望似乎占据了生活的一切。对知识的渴求,使我们的精神上日渐充盈,我们似乎都忘记了物质上的匮乏。
作家曹文轩说,“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庆幸遇到了我的语文老师王文海,他用行动告诉我,做语文老师,要有爱,有温度,有情怀,要像一盏灯,把学生的心灵点亮。
如果说,今天的我,在学生心中算得上是一位有温度的老师的话,要感谢王老师以及我遇到的所有老师,是他们启蒙了我的心智,教给我知识,教会我如何去爱……
层层叠叠的往事,在岁月中沉淀,留下的是无尽的回忆。上师范的那几年,是我生命中永不凋谢的花,至死不渝的眷恋。感恩生活的馈赠,感谢我的老师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