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人根据物质运动来划分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宇宙中的“时”本来是没有间的。
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是物质的运动、变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时间概念包含时刻和时段两个概念。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确定时间,是靠不受外界影响的物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月球绕地球周期,地球绕太阳周期,地球自转周期,原子震荡周期等。爱因斯坦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从一个奇点处开始,这也是时间的奇点。
数千年前,中华名族在农耕时代,为了指导人们耕作农作物,中国先贤观察天文现象,制作出了历法。把地球自转一周的变化定义为一天的时间,把地球绕太阳一周定义为一年。
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度量衡大会重新定义了秒——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这个定义提到的铯原子必须在绝对零度时是静止的,而且在地面上的环境是零磁场。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定义的秒,与天文学上的历书时所定义的秒是等效的。
时间是相对的。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了。在读书的时候,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感觉“度日如年”,进入工作后时间飞逝,眨眼就是好几年。
我们成年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是在简单重复,所以大脑中的“总数据”并没有像儿时一样处在迅猛增长的阶段。我们所做的大多都是以前做过的,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就感觉时间快了。其实并不是时间快了,而是你“慢”了。
我们的时间是以铯-133的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阶间跃迁对应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是1秒为参考物,这是绝对时间。然而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以自身作为参考系来确认其他物体的变化,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就会造成一种时空扭曲感。
我们的时间是主观的。在办公室工作一个月同出去旅行一个月相比,旅行每天都有新鲜感。不像在办公室,每天做着同样的工作,待在自己的熟悉区,对时间的变化不敏感,星期三过完就差不多指望着周末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