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积极心态,美好生活——彭凯平

【学习】积极心态,美好生活——彭凯平

作者: papi_k的小茅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2-07 18:27 被阅读0次

美好生活的标准是什么

有大爱(love),有快乐(play),有贡献(service),有意义(meaningful)。

——克里斯托弗·彼得森


错误应对问题的方式

1.负面思维:对压力产生过度的思考和判断,包括极端化、灾难化,扭曲事实,阴谋论等。

希腊哲学家艾比克泰德说“真正困扰我们的并非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是我们围绕这些事情编的故事和为之而生的感受”。

过度思维,是一种错误的应对问题的方式。想这想那的,不如直接面对面沟通,或者打个电话直接问一下。

2.无所事事,不爱动。(动,是解决所有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

3.各种成瘾行为。

4.压抑各种情绪。

5.对他人或自我的伤害。


白熊效应的启示

白熊效应又称反弹效应,源于丹尼尔·魏格纳的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的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一只白熊的形象

所以,遇到问题,用积极的行动和积极情绪来转移,替代,升华,反而更有效。

积极情绪是可以帮助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重要能力。

积极的情绪包括:快乐,自豪,平静,感恩,满足,兴趣,希望,好奇与爱。

(PS:原来,平静也算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产生幸福感受的三个生理基础

1.不能有消极情绪的活动:杏仁核受抑制。

杏仁核:负面情绪的加工中心

人类的焦虑症,恐惧症会伴随杏仁核活动的长期升高。不好的气味或口渴会导致杏仁核内PET所侦查到的信号扩大。看到生气、恐惧或哀伤的脸使杏仁核的血流升高。人类的杏仁核的损毁会损害对于情绪刺激的辨认,其中包括面孔与声音。

控制负面情绪的八种方法(八正法):深呼吸、闻香、抚摸身体、行动、幽默、倾诉、正念、写作。

2.要有快乐的神经递质:大脑必须产生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血清素等神经递质。

大脑快乐的信使:神经递质多巴胺,催产素、内啡肽、血清素等。

1.多巴胺:奖励的激素。

多巴胺是激发我们人类欲望的大脑神经递质。换句话说,当你有特别强烈的欲望,大脑会非常活跃的分泌出大量的多巴胺,例如:

1)做自己爰做的事

2)庆祝自己的成功

3)体验爱情的甜蜜

4)照顾自己的身体:化妆、美容、保持清洁、更换新衣

5)品尝生活的快乐:吃饭、饮酒、喝咖啡、茶

6)享受艺术的美妙:听音乐、唱歌、跳舞

2.内啡肽:减痛的激素

内啡肽是一种大脑内部可以自行生成的一种类似吗啡的生物化学物质。促使内啡肽生成的因素很独特,需要我们先产生身心的疼痛,然后才会产生,例如:

1)有规律的运动

2)先苦后甜的体验

3)烧脑的幽默

4)痛快地大笑,闻香气,看喜剧,听相声,幽默,吃苦味的巧克力和其它食品…

(口号:“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3.血清素:振奋心情的激素

血清素能帮助我们振奋我们的心情,防止情绪低落和抑郁。现在发现当人拥有一种掌控社会,自主人生的感受的时候,都会激发大脑中血清素的产生,例如:

1)做己擅长的事

2)体验自我价值感

3)自尊心的呵护

4)冥想,跑步,晒太阳,郊游,游泳,骑自行车,购物,公益,行善…

4.催产素:爰的激素

催产素,又称为爱的激素。因为它促使我们能够享受社会生活中,家人爱人或者朋友给我们带来的愉悦的,幸福的感受,例如:

1)任何能够增强我们的爱、归属感和信任感的人际互动行为

2)微笑、拥抱、被人夸奖

3)富有同理心的对话保持与他人的联系和连接

4)陪伴孩子、与支持你的家人,爱人或者朋友们待在一起

5)陪伴宠物…

3.要有积极的意义感:升华的人性感。

没有意义的快乐,如身体感官和口腹之欲,就像药物可以暂时解除痛苦,但是不久就会造成对药物的依赖和需求,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五施:引发快乐心情的方法

颜施,要笑;身施,要动;言施,要说;心施,要悟;眼施,要观。

1.颜施,迪香式的微笑

迪香式的微笑英文叫做duchenne smile,其特点是笑容饱满,牙齿露出,嘴角肌上提使面颊提高,眼角肌收缩使眼周褶皱出现等特征。

2.身施,心动不如行动

运动,旅游,游戏,触摸,闻香,饮酒,听音乐,唱歌,禅思,行善。

3.言施,积极沟通

避免沟通成为发泄情绪、控制他人的手段。

积极的表达:互相的欣赏,真诚表达自己觉知到压力情绪,告知对方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

积极的倾听:理解当下对方的语言线索,关注对方信息后面隐藏的情绪、期待、渴望等。

通过提高自己的同理心来实现积极的沟通。

4.心施,体验福流

美国心理学家齐斯真米哈伊于1960年代,观察美术家、国际象棋高手、攀岩者、作曲家、运动员等,发现这些人在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中,全身贯注地工作,时常遗忘时间的运转轨迹以及周遭环境的知觉。

这些人参与的活动完全出于其内在的乐趣,这些乐趣来自于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外在的报酬。这种经由全神贯注所产生的心理体验,他称之为FLOW,并认为这是一种最佳的体验。

福流(flow)的特征

1.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2.物我两忘(自我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的暂时性消失)

3.驾轻就熟(对活动有完全的掌握和控制)

4.点滴入心(体验过程,感受到活动的精确回馈)

5.酣畅淋漓(发自内心地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日常活动体验福流的频率

常常:爱好,运动,电影

经常:性生活,社交活动,学习,工作

有时:饮食,美容

很少:做杂务,看电视

非常少:闲逛,无聊

5.眼施,慧眼禅心

克服无意视盲(指观察者不能探测物体或情景所发生变化的现象);

你能每天有新发现么;

你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么。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这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生活小tip:偶尔用手机拍一下自己的面相,看看现在的自己的状态如何?

yo peace!

相关文章

  • 积极心理学学习

    今天,在混沌听了彭凯平老师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授课,感觉收获良多,在此记录,再次学习。 彭凯平老师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

  • 奉粥姿势的积极心理学解读

    彭凯平老师在混沌大学的课程中提到,积极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探究人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的人性。彭老师指出培养积极心态的...

  • 听书《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文|遇见君 让生活不同,让改变发生第41天 听书《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作者彭凯平/闫伟。 彭凯平,中国积极心理学...

  • #每天记录三件开心的小事

    1.今天,读了100多页彭凯平教授的《孩子的品格》,看到人从积极的心态思考和做事,对每个人人生带来的良好积极的意义...

  • 彭凯平|推动积极教育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位心理学家彭凯平和他的积极教育!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院长、心理学系的主任。 我重...

  • 彭凯平教授讲座笔记

    前言:看了数个彭凯平教授在次念课堂视频号的采访,今天突然想到几天前学校群里发的彭凯平教授的《给教师的积极心理学》讲...

  • 思维导图 | 给孩子积极的教育,让孩子应对多变的未来!

    今天和大家分享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积极心理学》的课程。 彭凯平教授 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后留校任教,1...

  • 积极心理学讲座 | 彭凯平教授

    今天是第三次听彭凯平教授的积极心理学讲课。 彭凯平:湖南岳阳人 社会自我 人和别人不断比较,可能才会发现自己优势。...

  • 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偶然间,在樊登读书APP听到了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彭凯平教授的《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教授,是中国积极心理学的...

  • 你今天迪香式微笑了吗?

    如图,便是迪香式微笑。 迪香式微笑,是我前几年在彭凯平老师的讲座上学到的。彭凯平,是中国积极心理学第一人,他是清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积极心态,美好生活——彭凯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wc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