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0《用故事唤醒善良》
摘录:
1、 儿童的心灵是最明净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命也充满了爱,很多小孩子吵着闹着要父母给自己养宠物,其实也是对生命的爱的一种表现。
2、 每个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可是,很多父母却由于害怕孩子受到“伤害”,一心想让孩子心肠“硬”起来,这种可怕的教育方式带来可怕的后果,而父母往往是最早的受害者。
3、 被人欺负不是由于善良,而是由于无能,一个内心充满了善良关爱的人,即使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如意,但是他的善良也终将使他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从而走出低谷。
思考:
诗歌的描绘往往都是一种极致的精神追求,用故事的形式进行诗歌的讲述,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孩子本身就是内心充满童趣的,所以加上美好的诗词引领。会让他们对生活有更好的向往。故事本身就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除了故事本身的情节外,其讲述的语言也更容易使得孩子们接受。就像夏坤老师说的:“儿童的心灵是最明净的,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对生命也充满了爱。”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性美。这既然是孩童的一种特质,我们就要遵循这种人性的规律。用前人的思想智慧去启迪新一代孩子们的思想。让他们去找到这种文学之中的精神世界,从而去发现自我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诗歌大多是写意,多为赞美和描写美好事物的东西。但是对于识字较少的孩子来讲,仅仅靠着他们自我摸索是很难领会其中的含义的。而我们的就正好弥补了这个角色的空缺,用故事的形式把这种诗歌中的美好转接给孩子。无论他们生成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都是一种对美好的遇见。思维不同见解就不一样,也正是我们的这些不同思维所以建立起来多姿多彩的世界。
用诗歌去启迪孩子对美好事物的构建是一种最好的教育形式,不过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我们自己对于诗词的理解一定要还是正确的。可不能带着矛盾去制造矛盾,对于一些浅显的诗词描写我们几乎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因为我们的源认知决定了我们的思维高度。至少在思想引领上是能够影响孩子的,在平日的生活之中我也在一直用讲故事的方式去带动孩子的善和美,但是没有像夏坤老师那样做的彻底,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功底有所欠缺吧,也没有产生过这种改变诗歌的方法,去渗透这为人处世的思想和道理。我想既然我们都一直在做,何不做的更彻底一些了。今日所有做的付出都会在孩子的未来成长中的到反馈,这既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使命。
追求极致是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追求,让在这极致的途中需要善良地调好,否者就会成为一种灾难,追求人性的本质是我们最原始的生物冲动,也是我们思维创造的来源。教育就像种地一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用善良唤醒善良,用情感带动情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