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演义》有感

作者: 巨型蝙蝠 | 来源:发表于2017-06-10 17:45 被阅读9次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道出了朝代更替的潜在规律,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常态。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不久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三国时期有无数的英雄,先来看我最喜欢的诸葛亮。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善于用兵,精通天文地理。且善于洞察人心。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军中缺箭,请军师在十日之内造十万之箭,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说∶“只要三天。次日,诸葛亮找鲁肃借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诸葛亮料到第三天凌晨会有大雾,凌晨,浩浩江面雾气霏霏,漆黑一片。诸葛亮遂命用长索将二十只船连在一起,起锚向北岸曹军大营进发。时至五更,船队已接近曹操的水寨。这时,诸葛亮又教士卒将船只头西尾东一字摆开,曹操闻报后,果然担心重雾迷江,遭到埋伏,不肯轻易出战。他急调旱寨的弓弩手六千多人赶到江边,会同水军射手,共约一万多人,一齐向江中乱射,等到日出雾散,船上草把排满密密麻麻的箭枝。此时,诸葛亮才下令船队返回。船队返营后,共得箭十几万枝,为时不过三天。此处正是诸葛亮利用了曹操疑心病重的心理,而且料事如神。诸葛亮的智慧实在是令人佩服。但是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未果。最后病榻去征途之中。诸葛亮的气节实在是令人敬佩,但感觉诸葛亮实在是过于忠心,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如果诸葛亮不辅佐刘禅可能自己便能一统江山,但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自己曾经隐退不正是厌恶这种权力之间的争夺吗?如果他自己掌权,那么自己坚守的那些道义和气节,岂不是一纸空谈?

与诸葛亮相反的一个例子,就是曹操。曹操行刺董卓失败后,逃回义父吕伯奢处,吕伯奢看到曹操回来后,诚意接待,外出买酒时,曹操被院中的摸到声惊醒,以为他们要杀掉自己,于是曹操决定先下手为强,杀掉了院中全部老小,不料院中其实是准备为自己杀猪做菜。但曹操无法回头了,也顺手杀了买酒回来的吕伯奢,逃走了。曹操实属疑心病重。过分在乎自己。曹操曾言:宁我负天下人毋天下人负我。但曹操这也是在战乱纷争的年代一种求生的手段,但若到当今的年代,如果一个人过分自私。往往会众叛亲离,掉进坑里了也没人拉你一把,到时就会体会到人生的悲剧。

相关文章

  • 三国演义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生活在元末明初...

  • 赤胆忠心的关羽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这一本好书中,讲述了三国时期许多英雄豪杰的故事,我佩服...

  • 2019-05-25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这...

  • 《三国演义》读后感

    读《三国演义》有感《三国演义》是我国一步古典名著,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期间的一段历史风云。刻画了...

  • 奇妙的昆虫王国

    ——读《昆虫记》有感 两周前,子潇同学兴冲冲地把新买的《昆虫记》和《三国演义》(学生版...

  •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读《三国演义》有感 华柱 中国封建社会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过程典型地...

  • 三国事既远,豪情心中留

    ——读《三国演义》有感 关于三国,你会想到谁?是“割须弃袍惊天地,当年温酒斩华雄”的关羽,还是“初出便能垂...

  • 读《三国演义》有感

    2018年3月17日 晴 早上六点,我读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儿子好奇也跟着我读,心情很好。 读了半个小时后安抚,...

  •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里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让我回味无穷,这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在烽火连天的年代,讲述了东...

  • 读《三国演义》有感

    经过努力,我终于读完了三国演义(上)。我不得不敬佩罗贯中的记忆力,《三国演义》写得那真是一波三折啊! 在书中,我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三国演义》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syq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