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是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生,面临小升初考试,不过他的特长是美术,这些年参加过一些比赛,专业水平不错。据说,平时还能接到一些插画的业务,挣点外快。
但是让我最吃惊的是他的耐心,好的出奇。
进入三月以后我们几个人还是照常每周六回老家,看望父母。小外甥也都跟着,不过他们都有自己的安排。他不知道在那里看到要从粪便里熬出硝石,于是就自己动手找来桶盆和碗,装上羊粪,用沥出来水之后,又用铁锹挖了坑开始点火熬硝。
我刚开始觉得小孩子一时兴起,过一会儿就没劲了。
可是,第一周他折腾了半天,刚点着火就到中午该吃饭了,下午两点要上英语课,没有弄成。第二周,刚点着火,被姥姥说了两句,就又换了个地方,重打鼓另开张,又是折腾半天没有弄成。第三周天气不太好,我们没有回去。
今天是清明节放假,昨天晚上他就说今天下午两点没有课,一定要熬出来硝石才行回家。果然,今天还比较顺利,上午挖灶,准备柴火,刚点上火就开始吃午饭了。吃完午饭都没有休息,继续他的熬硝大业。
做为野战部队回来的舅舅,我看到孩子的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忍不住去给他点拨一下。毕竟,散烟灶这种技术我还是懂一点。帮他分析一下风向,讨论一下进火口和排烟管的位置,以及野外点火和烧火的技巧方法。人家二话不说,立刻改进调整。
大火之下,很快就完成了他的熬硝大业。又觉得自己熬出来的东西纯度不够,需要调整工艺,进一步提纯。
我可不懂这些东西,我只是告诉他要发挥自己有耐心的有点,要敢于尝试,多去实践几次,再去查查视频资料,总是会成功的。
孩子听了我的分析和鼓励之后,更有劲头了。立刻表示要先写作业,然后去争取手机使用时间,查询一下提纯相关的方法和流程,争取下一次做的更好。
回来的车上,我跟孩子讨论他这几周的收获。他说,最初我连点火都需要你帮忙,经过这几周的摸索,各个环节我都弄明白了。不过你今天说的这个“散烟灶的烟管”,以及灶膛开口位置的事情,我以前都没有想过。风借火势,火借风威都在评书里听过,到实践中却想不起来用。不过现在我应该是我们班六十多个人中,仅有的几个会在野外生火的人。
这些技能,何尝不是他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不断摸索,反复实践,才逐步了解掌握的知识呢?
这孩子据说还跟同学吹牛,要带着同学一起过来点火奥硝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