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菲•科恩在《奖励的恶果》这本书里说,那些老是用奖励来鼓励孩子的人,没有想到外在奖励是在给孩子吃“有毒的胡萝卜”。一旦孩子开始依赖奖励,他们对事情内在的兴趣被消磨了,需要奖励才会继续做事,而不是做真正感兴趣的事。
在孩子成长路上我们该奖还是不该奖?
我们需要认识到,奖励对孩子虽然可能会短暂增加他的行为,但也可能会杀死他长久的学习热情。那是否完全不能给予奖励呢?
什么时候该奖励:
Dr.魏从脑科学角度阐述,当任务是习惯养成类时,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
比如一些必须规范的行为但孩子又并不一定发自内心愿意去做的:刷牙、安静专心的坐在餐桌上吃饭时。
我用奖励红花的助推器督促着女儿第一次持续11天早晚刷牙,当我说:哗,你竟然做到坚持到第十一天早晚刷牙,妈妈真为你感到骄傲,给妈妈看看刷干净的牙齿,女儿便神气地咧嘴向我展示她的牙齿。
孩子在感觉好的时候会愿意做得更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习惯成了日常时要减少奖励了。
什么时候不能奖励
当孩子喜欢或主动做的事时,给予物质奖励会削弱他对事物本身的兴趣,造成价值观的失衡。
这一次女儿参加了园内的故事演讲比赛,得了三等奖。
园内颁发奖品给她时,看着女儿的眼睛我说这是你每天认真演讲得到的,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
等到了晚上睡前亲子阅读《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后,女儿一脸兴奋的说“妈妈明年我还要再讲一次”没有得到其它物质奖励的她,这一刻我知道那是这些年来坚持的亲子阅读培养了女儿对绘本的兴趣。
我说,你还记得花婆婆吗?
“花婆婆”在自己年幼的时候听了爷爷的建议——让世界变得更美。在无意之中发现了鲁冰花,于是将鲁冰花的种子放在口袋里,开始在乡村的路边、教堂后面撒种子……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有种子的地方盛开了五颜六色的鲁冰花。
不需要等到了明年,我觉得现在你就可以找你的好朋友(妮妮)试着把你们听过的故事讲给更多的孩子们听呀。
就像花婆婆一样,散播着阅读的种子,让世界变得更美。
让世界变得更美,这便是给予她更丰富的回报,用以培养她对绘本阅读内在的兴趣。
妈妈明年我还要再讲一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