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有些与年轻人相关,且定义不好的事情发生。一定有这样的言论出现了:他太自私了,他怎么不想想自己的父母。
当下教育一直在改良反思中,但似乎过于就事论事。
提到一个孩子软弱,被父母打骂时,会说怎么会有这样狠心的父母。
提到一个孩子冷漠,与父母作对时,又说怎么会有这么狠心的孩子。
有时候觉得,言论怎么会这么割裂呢,只是看客们的随口胡言吗?
大部分有问题的孩子都跟家庭有关。大部分不快乐的孩子都与父母有关。
原生家庭的阴影即使是在几十年后,即使一个人不停地学习修行,都可能摆脱不掉。
但凡一个孩子真的想过父母,爱过父母,都不会如此。恰恰是因为这总是看不见却自动理想化的一层,才是崩溃的原因。
3.jpg
传统教育,只对乐天派有用。
我曾见过那些天生笑呵呵的人,对父母的责骂,连外界的嘲弄,都不会上心。
家庭作为从记事时就缠绕他的纽带,不管曾怎样压迫他,伤害他,他都会握着带子不愿离开。
可是敏感脆弱的人是承受不起的。父母总是能逼疯一个又一个脆弱的孩子。
如果你瞧不起这种总怪罪父母的观点,完全可以用残酷的自然法则来解释:心里脆弱的人,其优势远远劣于乐观者,淘汰等于节约资源,也省得父母整天想着怎么教育孩子。物种会择优演化的。基因决定强者。强者天生就是强者。
这种冷酷是社会需要的吗?弱者只能自行消亡吗?
当社会需要温情的时候,劝告一个对生厌倦的孩子,问他想想你的父母,这真的可取吗?
始终用一种“孩子等于物品”的思想:物品丢失了,失主会难受,我心疼失主。
共情在于,一辈子平庸的没有成就可言的自己,不想承认在对待“弱者”的教育上也是失败的。
一个孩子只能为他人活着,如果他把这一教条,永久性刻在脑海里也罢。一旦中间切断,一旦意识到痛苦折磨,其存在意义一定会摇摆。
什么时候才有另一种更具关怀的言论:你有没有珍藏的快乐记忆。有没有自己一直想完成的心愿。希望你能好好爱自己。要不看看人间的风景吧。
自然对物种残酷,却对渺小的人有强大的治愈能力。
就像有人最终说的是,今天的天气很好,我有点舍不得。听说这里下雪时的风景很美,所以我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