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作者: 天清岛 | 来源:发表于2018-03-04 23:03 被阅读11次

古典,曾经的新东方老师,如今的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他写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蚂蚁私塾拆书课程我已完成,原书我正在阅读中。

作为一本2010年诞生的书,我本来是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看的,因为对于所有鸡汤类的书我都抱有很大的偏见。

看了一周,我觉得此书在当时环境下,很有些超前意识,并且有很多观点值得借鉴和思考,当然,也有个别我不能苟同之处。

总体:推荐。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一、长久的气质,爆红的标题

作为一本能被蔡书选出来做蚂蚁私塾拆书课程的书,肯定有其经典之处。

百度介绍此书是一本“人生开窍手册”:心理学+职业规划+人生哲学。

确实,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让自己思考的部分,最有趣的是:

有宗教信仰的人可以看到神性,习惯心理暗示的可以看到心理学,想找工作的可以看到职业生涯规划办法,追求成功的人可以看到成功学……

当然,这也符合此书观点:

每个人都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世界。就如本书,有人读后会淡淡一笑,有人会认真思考实践。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文中有很多章节,提炼出来,都是现在爆红的标题,比如:

【你的努力,只是感动了你自己】

有的人每天辛苦劳作却收入甚微,如果有人给他们建议,他们会说:是的,但是我也没办法啊!我家就是这个条件,我不这么做,我还能怎么办呢?……

依然改变不了他们的旧有模式:Yes-But。

这就是心智模式所造,不能意识到所处境地,不能有效改造自身行为。

我们都听过选择大于努力,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但在努力的同时,是否有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有哪些可以做的选择呢?难道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NLP里提到,凡事至少有3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所以盲目的努力不代表结果,有方向的努力,才是要去致力的。

【懂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懒:知道归知道,就是不想做。

因为动力不足:一个大病初愈的人,一个健康无恙的人,都认为身体很重要,但哪一个的运动动机更强呢?

因为利益驱动不够:每天早起一小时,就能得到一百万,你还无法早起吗?

因为能力不够: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比如你先开始跑步50米,慢慢加强,谁说你后面不能跑马拉松呢?

【钱越来越多,为什么却不快乐】

钱和快乐的相关度为0.25,也就是0.25以前,钱和快乐是正比关系,0.25以后,相关度就难说了。

这一现象叫做“金钱的边际效应递减”。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书中提到人应该有更高的志向,比如: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等等。

越来越接近我们想成为的人,却不可能完全成为,这样我们一生都有路可走,充满乐趣和发现。

二、思考的模式,行为的转变

1、沉没成本

看书后每天会在社群讨论,也会和身边的人讨论。

“假如你有10元钱,做了投资,收入1元钱。那么你还继续投资吗?”

“我不投。”

“为什么?”

“因为我投了10元才赚1元,太不划算了,亏大了!”

“如果这时候你发现投入10元钱,可以收入20元钱,你还投吗?”

“投!”

所以,你发现了吗?

我们做决定,往往是根据过往的经验,但实际上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变化的情况和未来的收益!

如果按照我的过往思考模式,我可能不会再关注投资环境,而我投入的10元钱就是沉没成本了。

2、相信的力量

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给自己搭建了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

如果以前有人和我说:秘密,磁场,这些玄妙的东西,我都是嗤之以鼻的。

但经过此书的解释,我总结了一下人的思考和行为模式:

我相信→ 我实践→ 我得到

我得到→ 我更相信→ 我更实践

……

所以幸福的人总是幸福,因为他们心里有一套幸福的心理模式。

不幸的人也同样。

而我们要做的是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从无知无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

不断修正不幸模式,树立幸福模式。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前不久看过一个视频,讲的是36岁福建姑娘王雪卿,因为被对象抛弃,只身来到深山,签下25年租约,将一个简陋的山居小屋打造成公主城堡,自己缝制欧式长裙,拍摄世界名画风格的照片,养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

她说,想把生活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来自一个贫困家庭,没有机会识字,好不容易恋爱了,却被对方母亲嫌弃而无缘婚姻。

她没有自暴自弃,自学了拍照,衣服缝制,房屋修葺,并且由于爆红网络,开始有人到她的城堡来拍照和住宿,她有了额外的收入。

不管你是否认同,她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就是一种幸福。

3、杯子理论

书里提到一个例子,如果你手里拿着一杯水,下一步你要做的最优选择是什么?

有人说,把水喝掉。

有人说,把杯子找个地方放下。

答案是:你要去哪里,和杯子有什么关系呢?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有个女生,高中的时候参加一个商业竞赛,所在团队取得中国赛区第三名的好成绩,当时顺利获得加拿大某商学院的入学资格,同时还有奖学金。

但她放弃了这个机会。

因为她对商科并不特别感兴趣,也不想未来往这个方向上发展。

后来她考上了墨尔本大学(世界30强),因为各种原因要延期一年才能入学,她又放弃了。

她不想浪费自己宝贵的求学时间。

最后她入学了澳大利亚另一所学院,读完两年,再坚持一年就能毕业,她忽然发现学校增设了教育专业!

校领导都劝她,如果你对教育有兴趣,可以读完现专业再说,因为转专业又要读4年,原来的专业又没有证书可以拿。

但是她没有同意,第二天就转去了教育学专业,4年后她毕业了,顺利成为当地一名在籍教师。

没多久,澳大利亚教育系统改革,需要留学生提供各种超高要求的成绩,她那几个读完其他专业再转教育学的同学们,一个都没能成为新政策颁布后的注册教师。

这个女生叫做Aloe Tu,也是我们社群的同学。

每一个平凡人,都有权作主自己的人生,而杯子里哪怕是满满一杯水,你也不必逼自己喝掉。

无论拥有什么,你都可以随时清零,重新出发。

就看,你敢不敢。

三、读书有疑

1.关于买房

作者主张家境一般的年轻人,将金钱花在充实和提高自己身上,买房给年轻人负担过重,反而浪费了大把青春。

这不是从买房投资的角度来看,只分析了几年内2个年轻人的时间、金钱使用情况以及升迁情况。

但什么样的人,才是人生赢家?很难界定。

家境一般还敢贷款买房,本身也是需要投资眼光和魄力的,而且敢这么做的人,就不会想办法花时间和金钱来投资自己了吗

我觉得,不一定。

2.职业规划

作者说,先树立一个20年的梦想,再做一个不超过10年的理想,最后瞄准一个5年内能达到的目标,细分成3年的职业计划。

时代变化太快了,很多新兴职业显现,所以拆书人蔡叔说,职业规划主要是培养自己一种随时适配环境的能力。

然而,我忽然有一个想法:

现有的职业规划,是不是一种社会构建的谎言体系?为了维持社会整体工作秩序的稳定性

因为有人问我,马云做职业规划吗?

马云做过秘书,搬运工人,英语老师,翻译,卖过鲜花,销售过医药……

我陷入了沉思。

相关文章

  • 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古典,曾经的新东方老师,如今的生涯规划师,新精英生涯创始人。 他写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蚂蚁私塾拆书课程我已完成,...

  • 如何有效阅读并输出

    你会读书吗? 读完了一本书,你还记得里面什么内容吗? 为了死磕读书这个主题,下午又我看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

  • 如何才能把知识变成能力,再把能力变成创造?

    死磕一本书是什么感觉?死磕一本书能得到什么?为什么要死磕这本书?读了三遍《好好学习》,我认为自己在慢慢接近...

  • 2021-06-03 走了很长的路,又回到最初出发的地方

    有些时候,会有怀疑,人真的需要跟自己死磕吗?什么时候死磕是有意义的,什么时候就是应该让它随风而逝呢?有标准吗? 概...

  • 【文字之光】|知识·能力·创造

    死磕一本书是什么感觉?死磕一本书能得到什么?为什么要死磕这本书? 读了三遍《好好学习》,我认为自己在慢慢接近答案。...

  • 死磕别人,不如死磕自己

    【死磕别人,不如死磕自己。】有朋友是干销售的,任凭那股子死磕别人的毅力,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控,最后只剩毅力。与其死磕...

  • 内心的挣扎

    你以为你是在死磕对手,死磕这个世界,其实你只是在死磕你自己而已。一个人最难的是对自己内心的控制

  • 写作路上的五套秘籍,你会几套

    s灬说,写作是创造产品,然你要创造产品出来必须经历五个程序 死磕,敢拼,专注,野心,好奇心! 一:死磕 写作的人很...

  • 《你到底在和什么死磕?》

    你以为你是在和恋人死磕到底么?错!其实很多人都在和当年的“父母”死磕。和这个世界的“现实”死磕! 什么是现实?现实...

  • “死磕”与学习

    也说“死磕” 死磕到底,死磕精神,死磕侠。互联网的发达,孕育了越来越多的网络词汇,“死磕”现在出现的频率颇高。 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死磕一本书的经历,你有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fc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