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我上了一个外展课。其中一个项目,我们要沿着爬杆爬到几十米高,然后纵身一跳,抓住前方的吊环(又称“天使之手”)。有个女同学,爬到几十米高就是不敢松手往前跳,抱着爬杆大哭。
“天使之手”,她也只能远看了。
这个项目告诉我们:要得到想要的(梦想/目标),必须要“放弃”眼前的一些东西。
是啊,谁不懂“有舍才有得”,“推陈而出新”的道理呢?
但,现实中的“放弃”,远不是一松手,纵身一跳这么简单。毕竟,外展就算失手没抓住吊环,也有安全保护,不可能摔到地上。
而现实是太多的未知因素。人, 到底不是神,有谁能够预见未来?昨天的决策和行动,不论当时看起来多么勇敢,多么明智,都有可能在今天看来是愚蠢的,是错误的。
就连德鲁克先生也说,企业最常掉入的陷阱,就是无法系统化的抛弃掉不合时宜的,过时的做法,特别是所有的那些看起来充满睿智,但却没有用的“伟大创新”。
放弃这么难,而我们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要想活,不放弃昨天又不行,怎么办呢?
首先,要区分在什么情况之下放弃
德鲁克提出,在三种情况之下,彻底放弃始终是正确的选择。
第一,如果某种产品、服务、市场货流程已经接近了生命的尾声,只是表面看仍旧有几年好日子可过,放弃是恰当的选择。
第二,如果某种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今天已没有任何价值,同样需要放弃。
第三,如果原有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的继续存在,导致如旭日般冉冉升起的新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的发展受到阻碍或被人们忽视,这时放弃就是恰当的选择。
知道是这三种情况,就能做到放弃吗?
未必。
放弃,需要勇气与远见。
历经千辛万苦弄出来的产品,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啊。哪怕有了“奄奄一息” 的症状,就像人的生命只要还有一口气,医生哪有不竭力抢救的?
更不要说正在盈利,看似发展不错的项目去放弃,能不难吗?
两年前,我开始意识到要与时俱进,就必须从思想、知识体系上更新做得轻车熟路的业务板块,即使眼前看似发展很好。
至今,我依然记得,静静地坐在美国亚特兰大的植物园,一遍遍回想老师上课所讲的,恨不得有一种超然的力量告诉我:你的选择没错,大胆地放弃吧。
尽管一坐大半天,想三想四,把能考虑的因素都想了,我心中还不是百分百的确定。
放弃,意味着牺牲眼前利益,而未来真能如自己所预期的那样吗?
“不确定,也得放弃。” 我最后听从了心声。
也许,根本不可能有百分百的确定。因为保留什么,放弃什么,有些情况下根本就不是一个 “ 是” 与 “ 不是” 的选择。
那么,如何放弃才能减少不确定性而降低风险呢?
“放弃什么内容” 和“放弃什么方式” 需要有系统地进行
放弃,不是一下子与过去一刀两断,而是有个过渡期,在小范围内进行检验或进行试点。
这要求我们定期对成功与不成功的产品、服务、市场或流程进行检视。检视不是看是不是比昨天做得更好,而是继续做,是否还有价值?是否还有效?
遭遇重大失败,改正并不太难。难的是,放下昨天的成功。
不是吗?
过去已经证明是成功的,是有效的,为什么要改呢?
曾经不止一次听到客户说,没有问题的东西,为什么要改?
遗憾的是,等到出问题的时候,再改,已经太晚了。
不管怎样,“放弃”从来都不是“受欢迎”的,所以人们总会推迟实施“放弃”。
因为“放弃”,意味着改变。改变一定会经历由不适应到适应,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可能效率会降低,成果比以前更差。
我这几周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害得自己作息时间打乱,又不得不熬夜。
怎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在刻意训练自己把“金字塔原理”应用到写作、做方案当中。用“金字塔原理“来思考和提问,本来是我擅长的,这和教练的框架思维和提问方向类似。
但在写作、做方案方面,我一直觉得自己原有的结构已经很清晰,从来没这么刻意训练自己,很不适应,所以写一篇文章的时间比以前长几倍。
昨天,日记写作班的刘克又教了我们一种读书方法,几小时就能读完一本书。做企业教练,需要大量阅读,快速学习,不然跟企业领导说不到一起去。
所以,我决定试一下这种阅读方法,读了2小时德鲁克的《管理-使命篇》,很辛苦,一弄又回到自己原来的阅读习惯,反而读得慢了。
但,正如“ 金字塔原理” 一样,我还会继续这么训练自己,除非一再证实这种方法不适合自己。
“放弃”旧的,新的才有可能进来。
我正在参加蝉禅的珊瑚帮180天文案写作训练营第三期,我是3014号任卫红。教练与人才的培养是我的热爱,我的微信与QQ:5378467,微信公号:卫红教练,欢迎交流。
如果你想书写自己的故事,那就加入刘克(QQ与微信:574321)的21天日记写作团吧,坚持天天写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