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里追了部《我就是这般女子》,关晓彤饰演的班婳郡主性格外向,泼辣直爽,是非分明,做事有担当。追这部剧感触最深的地方就是:人一定要自信,自信的人做起事情才会有主见,不会被别人左右。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二十一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富于创造是本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可见,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众多心理素质中,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心作为一种积极进取的内部动力,其发展水平是与活动的成败相对应的。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这说明自信心是成才的重要条件。
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我们对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不能看死或看得太重,要善待学生,寄予期望,使他们满怀信心地成长。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给学生以真诚的关爱,学生就会情绪高涨、思维敏捷、信心增加、乐于交往。我们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个人尊严。切忌对学生表现出失望或无奈的态度。特别是对一些学困生,教师应该理解、宽容、激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喜爱和尊重,使他们相信个人的价值,坚信“我能行。
“孩子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赏识”。给予孩子赏识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促使他走向成功。我们要用欣赏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答错时,教师要想办法把错误的思路引上正轨,要热情期待。哪怕只有一部分对,也应给予肯定,并用激励的语言、鼓励的眼光给予帮助,让每个站起来的学生都毫无遗憾地“体面”地坐下去。使他们感到自己受到信任,从而克服自卑,树立信心,激发渴求知识的情感,对学习产生兴趣。
总之,多增加几把评价的尺子,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励,使学生更加有自信,走向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