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什么想聊这个话题呢,源于昨天公公的一件事。昨天他在工地上特别的忙碌,监理电话一个接一个电话打过来,这个时候正好请的几个“棒棒”师傅需要结算劳务费,公公就把那个信封递出去了,原本信封装的是6000元,劳务费是5000元,他当时太忙,也没注意就说是的,然后拿出去了。
等到自己忙完才想起那里面装的是6000,也就是多给出去了1000元,他赶紧打电话,这几个“棒棒”师傅原本就是熟人叫过来的,所以是能够找到源头的。他联系那边的“头”,那个人承认是多了1000元,他发的时候就发现了,但是已经几个人分了。
这个事情让我特别感慨,也许那些“师傅”是觉得额外给的“小费”,所以想当然就分了,但明明知道多了1000元,也没有打个电话过来问一下确定一下。
分析心态也就是存在这种侥幸心理,占便宜心态。后来这边打电话过去,毕竟是熟人介绍的,还是承认有这个事实,如果是陌生人相信这1000元就不会承认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占便宜思想”,或者是一种人性弱点的显现。在《了凡四训》里谈到过,我们的意念善恶,上天都会记着的,不仅仅是行为,所以有了“六时书”。
作为父母成年人有着这种占小便宜的思想,无形中就会传递给孩子,孩子也会受多多少少受影响。
前段时间也有一则新闻:广东的范女士春节期间来武汉走亲戚,在和男朋友一起去江汉路买东西时,钱包不慎滑落。事后他们调取了监控录像,发现遗失的钱包被旁边的一位小朋友捡到了,并交给了家长,可是家长直接把钱包放进自己的包里带走的举动,让范女士非常寒心。
这种行为无形中伤害的是孩子,对孩子心灵成长打击非常大,我们一边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一边用坐着相反的行为,当孩子价值观还没有正确形成时,无形的行为就树立了坏的榜样。贪小便宜容易让孩子混淆了什么东西自己该拿,什么东西不该拿,所谓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就是这个道理。
在超市,我们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卖水果的试吃区域,有切好的试吃水果,有点人会一直站在那里试吃,吃了好一会,结果人走了,不买。
还有前段时间淘宝上出现一个女孩子买了十几件衣服,结果试穿出去旅游,一周内就全部退货........
还有的父母原本孩子已经满足了身高要求为了逃避那么点车票费,故意让孩子弯一下腿,甚至过地铁时,一张票过两个人.......
“贪婪”“爱占便宜”是人性,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存在道德沦丧,不仅是抠门,长大后甚至会走向“犯罪”道路。
父母越是占小便宜,越影响孩子的格局,教育的孩子也不会那么大气,同样还会影响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交际,试问谁愿意和一个爱占便宜,小气的人做朋友呢?
就像大学寝室,以前遇到一个女孩,每次洗头发的时候就说“哎呀,借一下你的洗发水用用”,同学之间本来没什么,一两次无所谓,有时候学习太忙了,忘记买。但如果长期这样,同学之间就存在着隔阂了,久而久之,也就不会有什么朋友。
唯愿我们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能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诱惑,做一个行为举止、胸怀坦荡、有大格局之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