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2.第一章

【中庸】2.第一章

作者: 连清 | 来源:发表于2016-01-21 22:16 被阅读126次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译:天赋予人的禀赋叫做性,遵循性而行叫做道,按照道来行叫做教。道,片刻都不能离开,如果能离开,那就不是道了。因此君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也要戒备谨慎,在别人听不见的地方也要敬畏恐惧。没有什么在隐蔽处更容易显露,在微小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要谨慎。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但都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规律。达到中和,天地就处于它的位置,万物就开始生长了。

    心得:《中庸》首章就出现了许多名词,如“天”、“性”、“道”等,必须搞清楚这些概念,才能理解之后的文章。本章从“天”入手,写到“君子”,再以“天地万物”结束,大致是“天——人——天”的过程。

    “天命之谓性”,这里“天命”不是指生、老、祸、福等命运,应拆开看。“天”即是天,作为一个本体、终极的存在。“命”指命令,这里引申为禀赋。命令这个动作,一般是上级对下级的指使,我们从未听到下级命令上级的。上天的地位是最高的,它的命令铭刻于人心,人就有了“性”,因此硬是解释为命令也未尝不可。在这一点上,儒家思想为什么被视为入世思想也说得通。因为一个人生存于世上,好像总有什么东西召唤着他、指使着他去做事。“率性之谓道”,遵循着天性而走,这个过程就是“道”,就是一条道路。“修道之谓教”,把这条道路修饰、改善的过程就是“教”,教育、教化。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为什么单独把“道”提出来而不讲“天”或者“教”?可以发现,在“天——性(道)——教”中,“天”是最高的,人是无法改变它的,而“教”作为方法又过于具体,说起来也十分复杂。前人说“人之初,性本善”、“人人皆有一个良知”等等,吾认为天赋予人的性是善的,因此这个道,不可离。所以才有下文,君子要慎独,在于明善道、守善道。

    君子必须要加强道德自觉,谨小慎微,修身养性。在别人不见不闻的地方也要心怀敬畏之心。若只是在别人面前表现出君子风范,而背地里却为所欲为,这样的人只是伪君子罢了。

    喜怒哀乐等情感未发之时,心中是平静的,称为“中”。但人不可能不表现出情感来,当情感表现出来但又符合节度,不能过,也不能不及,这个状态就叫“和”。“庸”解释为“常”,“中和”就是“中庸”。书中说:“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

    “中”是天下的根本,“和”是天下的规律。天地到了“中和”的境界,便各处其位,不会发生不寻常的事;万物到了“中和”的境界,便生长茂盛了。理想中,若人也能达到“中和”的境界,那么都会心平气和,社会自然和谐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2.第一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il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