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奋力拼搏。都可以选择努力拼搏。因为,知识变得容易获取:方法论、逻辑思维、时间管理、演讲训练、沟通技巧等。这些知识都可以学习。而那些知识型达人在某一方面成为领先者,就可以获得一大批用户的支持。但是,知识的有效获取又谈可容易?如果,我不能正视自己的不足,就很容易陷入一种急于求成的坑里。
例如,现在有许多自媒体签约作者,拥有一大批几十万关注量、甚至百万关注量的知识网红。他们有各自的风格,有的文章短小但有内涵;有的文章给你心灵鸡汤;有的则是对热点话题分析;有的是年轻人对职场问题的解剖。
当他们的品牌力量吸引了一大批忠实拥趸时,就可以继续选择两个方向:钱或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仅知道,他们能短期通过写作就能收获人生的果实。很容易,就会急于求成。虽然,知道倒逼输出很重要;问题是,你量的没有,量都不大,还倒逼输出。
到了输出的时候,你会发现是为了记录自己成长呢?还是迎合读者的需要呢?这时候,你应该提问自己?写作究竟是为了什么?写作就是为了分享,为了和身边的人一起成长。如何分享,如何吸引一批人与你有同样的价值观的人。就需要自己去琢磨。
小叶说,这是一个知识变现的时代。要不,我们俩创业?我问他,你什么时候发现这个风口的?他说,今年7、8月份,参加了一个时间管理的课程,发现自己很多不足。所以,我们也可以买很多书回来,然后边看边输出。一年后,就能获得一批粉丝获取创业后第一桶金。
喔噻,这是我很早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否人人都可以通过写作去赚取别人的钱。尤其,是这个时代的粉丝越来越挑剔。越来越希望有更多的干货、更多的能支撑他们的有质量的知识。
他们加入不同的社群,订阅不同的文章,参加不同的课程。无可厚非,我想,他们想到的是通过这样,让自己成长。我支持这样的看法,但是我希望能够用一种奔跑中带有加速度的方式,对待自己的生活。
寻找到一种让自己有成就感的,而不是快速提现的写作。寻找一批共同成长的朋友,而不是单纯的付费用户。人生的选择性很多,有人选择做ppt行业的先锋;有人选择做有经验的主持人;有人选择成为医生;人生的可能性很多,我们为这些知识型达人付费或成为他的粉丝的时候。不要忘记自己的初衷,我们只是从他们的文章内容中得到一种意义。生活上的意义。
写作,容易吗?不容易,大量的积累和大量的输出。不信,你看看每一位知识型大咖的年纪。虽然,传统的格局已经发生变化,知识已经开始收入费用。证明,这个时代人人都希望有成长有进步。请,不要忘记自己的步伐有多大,是否快到足以跑赢你前边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