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智渊老师的《教师专业阅读地图》提出了五条假设。
我只想说,我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浪漫期。这个浪漫期果然像书中所说一样,贯穿了我的整个生命,迄今为止还没有进入精确的阅读期。
我喜欢在浪漫中静静思索,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也没有进行过深度的剖析。这种闲云野鹤般的读书方式注定我成不了专家,但是偏偏自己就喜欢这么不咸不淡的读书。每一个人都想来一场没有目的的行走,我没有说走就走的勇气,只有在自己喜欢的书上流连。
我常常羡慕别人琴棋书画诗酒茶,常常羡慕别人去网红地打卡,但是我是一个解不开羁绊的人,所以每一次我偷的一刻闲工夫,就是充满感性的去读自己喜欢的诗歌,喜欢的小说。就这样一直停留在感性阅读的阶段。
新教育一直像老牛拉车一样,拉着一个个想学又没有动力或者说缺乏毅力的人往前走。很多人更多的像我一样停留在看书如赏花的阶段,而没有意识到有一些书,一些知识是需要啃读需要咀嚼的。因为教师是一项专业性强,发展要求高的特殊工作,这个工作最忌的是得过且过,因为每一个日子都是学生成长的关键。
这就提到除了浪漫期的阅读用感性的态度去欣赏知识,还要有精确的阅读,用知性去搭建自己的知识的网络,建立更为完善的知识结构。魏老师提到,专业发展,是一个辛苦修炼的过程,我想最大的辛苦之处应该就是让自己不断领悟的过程。
开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它需要将理论知识,比如精神分析理论,格式塔理论,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转变成一个个具体的儿童行为,学习行为的提现,通过这个平时看起来高高在上的理论来真正勇于实践中解决儿童出现的问题。而不再是凭借一份单纯的热爱,一个推己及人的例子去教育儿童。用专家学者的拐杖走自己的小路,自然有各种不安,各种不自然,这份痛苦才是造成每个人都喜欢在浪漫期徘徊的根源。
按照魏老师的理论,大部分都处于浪漫期,浪漫也没什么不好。浪漫意味着热情,意味着满腔的爱,用爱点燃教室,点燃学生的激情生活狭隘的精确期。我想,阅读的浪漫搭载着对教育的热情大概是最圆满的专业态度吧。
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像冬天要穿衣一般的需求。教师需要不断给自己做件“新衣服”才可以在学生的眼里保持着华美,保持着精神,保持着优雅。抱着理论去研究,翻一本教育字典般去读书,更多的是疲惫,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
一个好的教师在浪漫期不贫瘠,广泛的涉猎,保持着热情,既有欣赏文化的初心,又有将知识倾注与课堂的激情,是学生的幸运,也是教育最好的模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