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之“六大烦恼”:贪、嗔、痴、慢、疑、见。
四、慢:傲慢、不逊
傲慢之人其实是情商比较低的人。
但生活中的傲慢现象确也比较多,领导对部属的傲慢,专家对非专业人士的不屑。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这种傲慢往往会被接受,因为人家有一定的资本。
工作中有四类人:
1、知道自己知道:这类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属于比较安分守己的一类人;
2、知道自己不知道:有点类似于第一种人,这种人可以用“自知之明”来形容;
3、不知道自己知道:这类人是潜力股,以为自己不知道,结果潜力无限,做得比谁都好,属于公司要重点培养的对象;
4、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反过来讲,以为自己很懂,其实什么也不会,这种人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狂妄和傲慢。
工作中比较容易让人反感的就是对自己不自知,狂妄自大,不知所以。稻盛先生说要“谦虚戒骄”,但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心态的人,其实还真不多。
五、疑:怀疑,“小心谨慎”
中国人是一个比较保守的民族,也是疑心比较重的一个群体。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次聚会,主持人问:是***学校的人请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主持人拿出奖品来说要发奖品,结果一堆人举手。问刚才为什么不举手,回答:刚才没听见。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人还没有搞明白你想干什么,持有怀疑的态度,不会轻易决定。
客观地讲,佛祖讲“六大烦恼”,其实是讲人类生存所必需。如“贪”,正因为有贪心,才会有欲望。再如“疑”,正因为疑心,才会“小心谨慎”,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但是,度的把握何其之难,所谓“过犹不及”。以“疑”为例,如果过度怀疑,有可能会丧失机会。
其实,老板这个阶层比起一般人更容易接受先进的知识体系,接触领先的资讯。然后,当老板有所成就之后,往往就缺少了勇敢,害怕失去,对周边充满了疑心甚至排斥。
(参阅《老板思“变”,却更恐“变”,如之奈何?》)
所以,当下中国社会,人员的更新换代特别之快,一大批老的企业家倒下,新的创业者兴起,而且这些新生代创业者做的事情都让人看不懂。
再举一个例子:
喜马拉雅,这个APP其实很早就有了,但这两年才特别流行。早期的时候,就是一帮90后在里面折腾,现在才有非常多有大咖在里面讲课。而早期的一部分90后听说估值超过了千万,为什么?
难道这些大咖不应该比这些小毛孩更早了解资讯和信息吗?更容易得到一些学习和成长吗?可为什么颠覆者似乎都是一些年轻人。
他们缺少机会,又没钱,还缺少资源,可他们身上却拥有勇气,敢于拼杀,敢于尝试和接受新鲜事务,敢于改变和挑战。
有一个客户对我说:现在这个社会不怕同行的竞争,最怕其它行业的颠覆。这句话意味深长,感触良多。
六、见:以负面看待事务
我们经常讲到媒体要多传播“正能量”,但可偏偏“负能量”的新闻更多。
“老人变坏了”,这句话这几年来,听得非常多,这就是媒体传播导致的夸大效应。我父亲也有六十多了,被人家电瓶车撞摔跤了,人家诚恳道歉,我爸也没说什么就算了。
可为什么这样的事没有人关注呢?
我相信老人好的比例,一定比乱来的比例要大得多的多,但媒体将少数事件的过度放大,负能量的不断传播,导致我们想帮个忙,救个人还要先拍个视频说明清白,真是可笑、可悲。
在职场中,负能量的现象也是特别多,随便举几个例子:
1、有人升职了,有人恭喜,但也有人说,这个人与领导走得特别近,言外之意就是拍马屁;
2、有人找领导汇报工作,马上就有人传是不是在打小报告;
3、还有的人特别喜欢传一些小道消息;
4、最可恶的还有的人整天说公司坏话、领导不好,说自己受不了。有时候听的人都被说的受不了了,就说:既然如此不开心,不如离职呗!有意思的是,人家就是不离职,“生是公司的人,死是公司的鬼”。
真是“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我记得当初给我大哥做事情时,我小心谨慎、拼命努力,人家工作8小时,我至少工作12小时,生怕被别人说闲话。不敢说一定给我大哥争气,至少不能给大哥丢面子。
可是,致使这样努力,这样小心的做事,而且做的成绩也挺好,别人依然说:那是你应该的,你大哥是董事长啊!我也只能选择沉默。
所以,真“烦”。
(本文结束,下期继续分享……)
思考:职场中如何应对“六大烦恼”,生活中如何驾驭“六大烦恼”?
正文欢迎大家评论,一起探讨和交流。若要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作者:上海柏明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黄志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