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水墨丹霞。那里的地貌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水彩画,美轮美奂。
有意思的是,在那里游玩几乎不需要爬山,各个景点都有接驳车送达。
当到达山顶,俯瞰着崖壁、孤峰和幽谷,望着那由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的地质景象,一种壮观、辽阔之感油然而生。
在山顶上,很多人都会做一件事——冲着大山呼喊。今天也不例外,即便周围有众多游客,还是有不少人对着群山大声呼喊。
这不禁让我思考,人为什么会呼喊呢?
表达情绪。
或者说是在抒发当下身处此情此景时内心涌起的那股能量。
大自然是能给人补充能量。
我自己也感受到了那种想要冲着群山呐喊的冲动,但我最终没有这么做。这并非是压抑内心的冲动,而是因为我明白其中的缘由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内心十分坦然。
《学经》里提到:“故小子临山,仰而望叹之,至山腰,呼而求应之,达山巅,言其征而服之。”
这让我思索起人在登山前、登山时、登顶后心态为何会有所变化。
这是心性放纵的一种表现。
心性的一个重要体现会通过言语表达出来,就像“仰而望叹”中的“叹”、“呼而求应”中的“呼”、“言其征而服之”中的“言”,这些都是言语方面的表达。
言为心之声,语言上的放纵是心性放纵的表现,而这种语言上的放纵又会进一步促使心性更加放纵。
那么,登高时想要呼喊却不呼喊有什么好处呢?
其一,这是通过修言来达到修心的目的。
在面对内心想要呼喊的冲动时,能够克制自己,不随意放纵言语,这是对自己心性的一种修炼。
其二,这样做可以保护能量不外泄。
当我们在山顶呼喊时,其实是在释放内心的能量,而不呼喊则能让与大自然同频而获得的这些能量得以保存。
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地感悟这些道理,不断地在自我精进的道路上前行,努力使自己的心性变得越来越纯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