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省份就增加到了 14 个。中心城市的概念其实已经提出了 20 年,最早是在武汉设立,但在今年 3 月份,国家明确提出要严控省会城市规模扩张的大背景下,省域副中心很可能即将迎来发展的大机遇。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省域副中心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弄这么个东西?我简单解释一下,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其他地级市在级别上是相等的,但领导体制不同,也就是副中心城市的市委一把手是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兼任,那设立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平衡且带动全省的发展。如果把一个省比作是一个班级,那省预副中心就是副班长,要协助班长把整个班给搞好,增加班级的整体实力。比如江苏的副班长是徐州,安徽的是芜湖,广东的副班长有 3 个,是珠海、湛江、汕头等等。一方面,很多省份过去得益于强省会的战略,逐渐出现了一室独大的情况及全省治理发展一个城市的例子并不是少数,比如成都,还有武汉、兰州,这些省会城市的 GDP 在全省的比重都在 1/ 3 左右。省会城市像吸盘一样从周围吸收资源,迅速发展成了人口经济大势。但伴随而来的还有高房价、就业竞争激烈、交通堵塞,上班族有时候通勤甚至要堵上个把小时等等。那与此同时,周围城市的发展可能和省会城市差出来有 10 多年的落差,区域不平衡,让很多人留在家乡赚不到钱,漂到大城市又安不了身。
那另外一方面,有些城市它的辐射半径是非常有限的,比如有些省会城市,南京、武汉都在省内比较偏僻的位置,设立省域副中心以后,就可以通过优化产业、人才等等资源的配置,去缓解省会城市的大城市并和遗失独大的现象,然后通过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形成更加均衡的发展格局。这也是为什么江苏的副班长是徐州而不是苏州。因为许多省份在确定省域副中心的时候,并不是仅仅看经济实力,更多的还是要考虑它的区位优势还有辐射能力。那么对于副中心城市而言,自然就会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而从以前的强省会强首府的战略,到现在各个省都在大规模争相布局省域副中心,很明显,中国的城市发展方向正在调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