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发生所牵扯到的人逐步低龄化,无论是在初中、高中或大学,甚至是小学里都存在校园欺凌事件。根据调查,就犯罪人的年龄跨度而言,平均的年龄分布是15 岁到17 岁之间,最低12、13周岁! 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频率已是越来越高,所以更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并且认真对待!
具体哪一天我已经记不太清,只隐隐约约记得是2014年,读初二的一个夏天。原本是一个风平浪静、微风不燥午休时刻,却被一起校园欺凌事件打破了。孔某带着她所谓的两个好姐妹,在大家都准备睡午觉的时候,冲入了午休的寝室,她们直奔目标,就是232寝室的吴某。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见孔某带着人进来,二话不说便用手指着吴某骂,说的也都是一些不文明的词句。吴某也不甘示弱,便也回应了孔某几句,谁料孔某还未听完便是一个耳光,她所谓的姐妹也开始行动,不给吴某反抗的机会,中途还用脚在吴某身上用力的踩了几脚,让吴某受了比较严重的伤,脸上、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事情惊动了教务处,学校的处理方案也就是记孔某等人大过一次,通知家长批评教育。吴某便是口头安慰,领着到医院检查了一番。如此,一场校园欺凌就这样草草的、普普通通的结束了。
一场校园欺凌当然不是没有缘由的就发生,可是据调查这场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就是那么的简单、可笑并且荒唐。“因为我看她不顺眼,我在别人哪里听到了她说我的坏话,她看起来比较好欺负……”是不是吴某真正说了坏话,她也只是听说而已,而且也不需要如此兴师动众。
引起校园欺凌发生的原因往往有些荒唐,可是又是什么让这样荒唐的校园欺凌发生了呢?
首先先一点,不难看出,大多数校园欺凌的发生,都和青少年青春期的冲动以及心理健康意识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现在的孩子普遍早熟,懂得的东西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有了自己的思想。同时,自尊心又很强,导致他们对别人的议论比较敏感,好冲动,对于别人的一言,太在意,从而做出一些暴力的事情,缺乏自制力,最终就是以暴制暴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就像上面的孔某一样,还未分清楚青红皂白,便跑去“兴师问罪”了,并且还实施了暴力。青少年的“义气用事”、“一时冲动”往往会酿成让人不想看到的结果,他们法律意识淡薄,这也是为什么未成年人刑事年龄要一降再降,直到今年2019的两会还有30多民人大代表提出未成年人刑事年龄还应再降到12岁的理由所在了。
其次,家庭教育的不完善以及家人温暖的缺少助长了青少年不良心理的形成和校园欺凌的频繁发生。现如今,经济越来越快的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出现了大量的人口迁移,从而便有了大量缺少家庭温暖的留守儿童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好好管教自己的孩子,爷爷奶奶的教育难免有些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或者过度宠爱孙女孙儿。这样,青少年不仅缺少家庭温暖,父爱母爱,还缺少了一套完整的家庭教育。如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收到了一定的限制了。
另外,学校和社会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没有真的切实关注当代学生的心灵是否能健康的发展也导致了校园欺凌事件的不断发生。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部分学校教育思想陈旧落后,长期以来忽视素质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平时对学生的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尊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虽然有所涉及,可是大多数是走走过场,并未深入人心。在我12年的学习中,也真正的感受到了学校对德智体美各方面培养的缺失,一味抓学习,一味抓中榜率,往往与德育背道而驰。不过,却也让人松了一口气的是,如今的高考制度面临改革,高考录取不再是凭借最后高考的那考卷分数,而是看同学的综合学习成绩和素质水平了,希望并相信这样的改善会让校园越变越好。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校园欺凌不仅仅是校园里的欺凌。如果没有把校园里的欺凌问题解决好,这种欺凌还将会被带到社会中去,不仅对青少年自身产生不好的影响,对我们的社会稳定发展也是百害而无一利。所以说,校园欺凌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学生不仅要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健康的滋润,各个高校也应完善自身的教育模式,为每位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国家平衡好经济的发展也十分重要,少一点留守儿童,多一些完整的家庭温暖和教育,留住校园那片神圣的地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