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070053/9e6dcbc65ee3534a.jpg)
许知远说,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根本没有看待方式。
《十三邀》很自然,很真实。网友骂许知远是满脸褶子的直男癌,去年对话俞飞鸿,更是在网络上掀起了千层浪。
网友从四面八方diss许知远。的确,许知远真实得太过分,甚至有点无耻。
他喜欢俞飞鸿,甚至说将之奉为女神。许知远相见俞飞鸿之前,在路边抽了很多支烟。他说这种等待像是大学约会前的状态。他看俞飞鸿的眼神,神态,着实带着一丝丝腼腆与羞涩。也许,这个词极不适合许知远。
俞飞鸿说当今的社会仍旧是一个男权社会。对面的许知远便在不知不觉印证。他坚持言说俞飞鸿拍的《小丈夫》是庸俗的,他坚持要让俞飞鸿一起观看《喜福会》,甚至对其进行明目张胆的调戏。他喜欢俞飞鸿,所以无形之中似在处处控制着俞飞鸿。这种控制欲是一种张着笑脸的自私炮制。喜欢她,就要让她百分百变成他理想中的样子。
相比于对话林志玲来说,许知远安分得多。林志玲也美,且成为了美的一种标准。许知远直接称赞林志玲的美,且不止一次,看她的时候也是双目凝神。看过林志玲的慈善活动,他开始敬佩林志玲的敬业,但依旧绕在她的美丽中。
除了林志玲的美,他也好奇俞飞鸿身上少见的平衡感与秩序感,所以好奇心使他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够那么自然。
当然,我也并没有那么讨厌被网友嘲过的许知远。也许,是因为许知远的对自己的解说词,他在以成见看待这个世界,而这便是他看待世界的方式。的确,在节目当中,他的成见时常可寻。
在《十三邀》中,许知远固然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正统而又不不在正统之内。但却正是他的成见,恰恰让更多的嘉宾将从未有过的一面更真实更动人的流入了人心。
看到李诞想到的便是《吐槽大会》,段子手。可在许知远面前,李诞是一枚文艺青年,尊崇佛学,张扬自我。有点享受忧伤,但却不从表示忧伤。他说,青年人不写诗才是让人奇怪的。这让我想到辛波斯的诗句:我喜欢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读懂这句诗,大概也能够充分理解李诞的这个观念了。
也许正是因为生活中有太多人在用高尚伟大标榜自己,《十三邀》里的真实与自然才更让我觉得喜欢吧。
许知远说他如果要死便死在女人身上。李诞说他言说得太直接,如果是他,他会以段子的形式表达。一个意思,段子只是将他为间接了点,但绝对不委婉。也许因为许知远的敢讲,李诞也不那么段子化。他说池子太年轻,而自己的身上就满是社会。所以当池子不愿意接广告的时候,他会直截了当将钱摆在他的面前。也许这样的说辞依旧延续了段子式的夸张,但不得不承认,整个过程中他的观点招人喜欢。不作,才是最易动人的点。所以,李诞的无所谓就是挣足几个亿。我觉得这不是幽默,这是真实。
一杯茶,两个人,面对面,又或者以散步的形式边走边谈,这就是一种聊天,一种生活。即使面对镜头,也不觉得不自然。
速食时代,似乎每一个人都想加快步子,但偶然有人放慢速度,听下脚步,拉拉你的衣襟,邀你小坐一会,共饮一杯,你会觉得,即使只是一场对话,也冲击心灵。
正如俞飞鸿所说,生命本身没有意义,正是因为它的无意义,你才会让它变得有意义。谈笑间,它们便进入到了你的内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6070053/f934c3e26ab5b1c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