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幼儿园开始,上学都是走路去的,一直持续到五年级有了自己的自行车才结束。那日开车经过我以前住过的村子村口,曾经走过那条水泥路的画面又浮现出来。
幼儿园在我家对岸,只要从屋后小路穿行过桥就能到。印象中没人送我去,实在是太近了,中饭都可以回家吃。小学就比较辛苦了,我在镇上的中心小学上学。那时候我爷爷在做门卫值班,上学的日子我就住在门卫室后面的小房子里,爷爷给我搭了一个小床。上学的话,只要10分钟,我就能走到学校。后来爷爷退休,四年级的时候我就开始走路上学。从村子出发,走一个小时,中间要过一个国道口子。
早上广播响起,这就是起床的闹钟,五点三刻,奶奶第一个爬起来开始烧火做早饭,我是第二个,起来帮忙添柴。已经记不清早饭都是吃些什么,大概率都是些粥。六点半是一定要出门了,这样才能保证七点半前到学校。同在镇上中心学校读书的村里的孩子相约着一起走。大孩子总是走得快一些,小孩子则是快步跟着。家里有狗的,身后还会跟着一个跟屁虫。聪明的狗都会送到村口国道边,那些粘人的也需要吼上一吼才肯回家,跟着上学进教室的,狗没事,狗主人是要被老师训一顿的。我家小黑都是送到村口就自己回去了,差不多我放学的时候,会在我回去的路上出现。
其实村子到镇上是有公交的,那个年代是实在太挤,要么上不去,要么就下不去。所以,我们都选择走着去上学。也有一些更大一些的孩子骑车,偶尔帮忙带一下。不过,很多时候我还是走着去上学。现在想来,那时的父母真的心大,从来就没担心过孩子会不会走丢。
上学唯一的一次的迟到,我已经记不得是什么原因了,但迟到的我被班主任罚站,在全班的同学面前被训了一顿。我委屈得哭了很久,不知是被训哭的,还是因为这每天来回两个小时的路程。等到我会骑车,我妈就立刻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自那时起,一直到高中毕业,只有一次因为台风迟到了,就再也没有迟到的记录了。
村口变化不大,惨白的水泥路,一排水杉,一排香樟树。小时候感觉宽阔的路面,现在看来竟然只是过一辆车的宽度。我始终记得,走过这里的时候,我一回头就能看到跟在我身后的小黑,还有清晨、黄昏时暗淡光线下的村子样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