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想法
当孩子的“社区实践”沦为摆拍:我们的家庭教育值得反思

当孩子的“社区实践”沦为摆拍:我们的家庭教育值得反思

作者: 姜永霞 | 来源:发表于2024-12-27 20:15 被阅读0次

今天早晨晨读,我随手从书架上拿起《美国中学是这样教孩子的——一个中国妈妈在美国的教育见闻录》这本书。书中提到“美国的高中生必须拥有一定的社区服务学分才能毕业,比如老人安养公寓、图书馆、体育中心,甚至一些红十字会的义工活动,都是孩子可以选择的范围。而且,要在高中毕业之前,需要修够 75 小时的社区服务学分,所以从初中其实就需要开始做这件事情了”,这部分内容让我陷入沉思,并由此联想到在我们社区里曾发生的一件事。

记得前一段时间,社区里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在居委会大院摆拍,还向我借红马甲,说是学校要求孩子参加社区服务,拍照留证。我与家长攀谈几句,发现他们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并没有真正让孩子去体验服务的意义。这让我心中五味杂陈,也引发了我深深的思考,学校老师布置了社会实践作业,在家长眼里不重要,没时间,需要回去写作业,远比作业重要的社会实践,在爸妈的精心导演下,成了孩子自欺欺人的“摆拍秀”。

家长的行为向孩子传递了,你只要学习课本知识,考高分,不需要参加社会实践,不需要为社会做贡献,不需要做一个推动社会的人……

真是细思极恐。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不应该是培养一个能适应这个社会并推动社会的人吗?

从这本书中看到,美国的教育体系高度重视孩子的社会实践,从小就培养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并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成长。孩子们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不仅能提升实践能力,更能培养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明白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个人的前途,更是为了能为社会贡献力量。例如,美国的学生可能会参与到社区图书馆的义工活动、环保项目或者是帮助弱势群体等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技能,同时也懂得珍惜生活、尊重他人,深刻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然而在中国,很多孩子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而学习,社会实践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极为稀缺的经历。在现有的教育模式下,学校和家长往往更侧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考试成绩的提升,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就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考上好大学才是重中之重。这就导致许多孩子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对自身责任的认知,学习动力更多来源于外在的压力,如父母的期望、升学的竞争等,而非内在的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社会贡献的追求。这也是导致很多孩子厌学叛逆,甚至空心的原因。

试想,一个孩子从小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做调研,课题,去实践,再反思,研究。而我们的孩子只会做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学,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而活着。他们成年后会有什么差距。一个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解决了某个社会问题。一个可能空心抑郁,或者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

教育模式的差异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社会等多种因素。但我们不能忽视社会实践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呼吁学校和家长转变观念,为孩子创造更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调研、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找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比如我上个星期天就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县里参加助学活动。全天的一种陪伴,上午我带孩子们上绘画心理课,激发孩子的梦想。中午我们又和孩子们一起穿肉串,烤肉,熬大锅菜,吃饭,和孩子们一起劳作,一起收获。

下午我们又一起参加《小王子》的剧本围读活动,每个孩子都认真参与角色扮演,还做了一些游戏,在这一整天陪伴助学的这个过程当中,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内在的那种责任感,那种关爱他人的那种精神被激发。这些这些经历是仅在书桌前去看书,写作业,写卷子所达不到的效果。

教育是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伟大事业,我们应借鉴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更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之路,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蜕变,成为有知识、有担当、有情怀的人,而不是考试机器。

家长是时候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了,所谓家长进步一分,孩子进步十分甚至一百分。希望所有的家长都先成长自己,疗愈自己,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做孩子的人生导师。

相关文章

  • 用心做实践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暑期社会实践 --小马达爱暖社区实践队 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走进社区,给社区内的孩子们开展7天暑期...

  • 每日一画『20180223』

    无意中发现,今天画的黑砖可以当摆拍卡了

  • 在你炸出的废墟里,我依然能笑出勃勃生机

    “你要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路上。” 1 “摆拍,纯粹地摆拍。” 当叙利亚盲童的歌声飘荡在...

  • 2022-10-27 公益送课

    今天走了很远的路,去一家社区做家庭教育科普公益宣讲。 一家很大的社区,但是很老旧,居民都很淳朴。虽然文明实践站条件...

  • 我的摆拍

    有时候一直在做的事,只是不知道名字而已,原来它们的名字叫摆拍。 几年前吧,跟着菜谱学做美食,后来自创了香薯面片。我...

  • 摆拍的命案

    2014年2月13号,唐小荣刑满释放,时年43岁。 他正值壮年,却拘搂着腰,四肢僵硬,走出监狱的那一刻,还想回头看...

  • 摆拍的朋友

    现在的微信朋友圈、抖音里,时时可见三五一群、七八个一堆的女性统一作装,摆拍各种各样姿态照片,让旁人甚是羡慕...

  • 摆拍

    哇塞 你看 当今这社会 好好玩 保洁队也与时俱进 玩起了摆拍 你看 一人在扫地 一人在跟拍 跟拍视频 可能是 拍的...

  • 摆拍

    第一杯,敬爱情 听闻爱情,十有九悲。 第二杯,敬青春 听闻青春,全是遗憾。 第三杯,敬相遇 听闻相遇,一次就好。 ...

  • 摆拍

    下午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我们系先到的,紧接着来了另外两个系的同事。一个小区挤满了人。一个垃圾很多人抢着捡,捡时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孩子的“社区实践”沦为摆拍:我们的家庭教育值得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cg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