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门口有位妈妈问我,孩子在家里一直吃零食,怎么办?如果不满足,是不是就压抑了孩子,反倒让她更渴望?如果放任不管,吃太多生病了怎么办?
有段时间,我家老二每天早上起床穿衣服都要哼唧哭闹很久,还一定要我给她穿衣服。
德里克斯常常说:“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如果我们替孩子做的太多,就剥夺了他们通过自己的体验来发展出对自己能力的信念的机会,他们反而会认为自己需要别人的照顾,或者他们“理应”享受特别的服侍。
基于这个理念我坚决不帮妹妹穿衣服,那段时间我和妹妹剑拔弩张,相看两生厌。妹妹脾气大到极点,感觉随时不是哭就是闹的。我也挫败到了怀疑人生。老公也说“你的正面管教都学到哪里去了?!”
也经常听到妈妈们说孩子哭到底要抱还是不抱呢?到底是在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呢?还是孩子需要保护?
这个时代,在育儿领域,存在很多知识悖论。
这些截然相反的道理,常常令我们很困惑。
我们时常掉进育儿名言坑:
孩子哭的时候,不要那么快抱起来。
孩子要东西的时候,要懂得延迟满足。
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要控制情绪,好好说话。
……
一旦有新的育儿理念,立刻学习,努力做到。如果做不到就开始懊恼,似乎自己要把孩子毁了似的。
以至于有个妈妈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育儿书籍、专家课程那么多,渠道那么多,如何梳理出脉络,绘制一张类似地图那样的育儿导航,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一目了然,这样父母就有标准可以参考了。”
我敢说,不可能有这样的一套理论,因为每个孩子的天性都不一样。
我们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学习育儿是为了了解孩子,不是为了对付孩子。
如何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
老二那时会说“我讨厌你,不要你做我的妈妈,楼上xx妈妈才是好妈妈。”为什么会这样?!
我完全忽略了女儿的情感需要。
我不知道孩子心里的需求,原因可能有很多,这里和大家先探讨一点;
不允许孩子犯错误
作为父母,我们自己都是在“不允许犯错”的理念下长大的。导致成年后,面对很多事情,会迟疑、胆怯,无法信任自己。
尽管深受其害,我们还是把这份不允许用在了孩子身上,让孩子习惯退缩,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尹建莉在书中说过,童年的“试错”,将帮助父母更真实地了解孩子。
老二要我帮忙早在她两岁的时候就会扣的扣子,其实是希望我“无条件的接纳”她,也许她会认为只有我“服侍”老二了,她才觉得我是爱她的。
放下期待,允许孩子犯错误,才能和孩子构建良好的关系。
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说:“家长对孩子是一种关系,而不是一件工作。”
好的关系有一个很明显的衡量标准,就是孩子的感受。
心理学家戴维.埃尔金德说:“孩子们最需要知道的是,他们对父母很重要,永远被爱围绕。”
通俗地说,就是让孩子有重要感。
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饱含信任的接纳和鼓励才是每个妈妈最轻松最有效的育儿方式。
像文章开头那位妈妈提的问题,吃不吃零食以及吃多少,这明显是孩子的问题。
孩子的身体是智慧的,它会做出合适的选择。反倒是,妈妈的焦虑,干扰了孩子的身体。
而那些狂吃零食的孩子,通常在和父母的关系中,是不被接纳的。所以,他们会用食物来反抗父母的管控,填补缺失的感受。
孩子不需要教育,只需要爱。
接纳和鼓励,意味着允许孩子绽放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复制父母的生命。因为他们的未来,是我们达不到的地方。
网友评论